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宋的偏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宋宁宗(1194—1224年在位)晚期,朝廷接受了招抚山东抗金民间武装的建议,在淮北组建了“忠义军”,不久,这支部队不但打退了十几万金军的进攻,还活捉了金军主帅,于是“金人不救窥淮东者六七年”。这表明当时(       
A.民间武装影响金宋对峙B.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C.宋军实力得到提升D.金朝具有统一中国企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宋学者叶适认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这表明叶适主张(     
A.加强中央集权B.恢复节度使制
C.扩大地方权力D.崇尚重文轻武
3 . 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至南宋后,则出现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     
A.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适应国防需要B.体现了当时重文抑武政策破产
C.反映封建皇权专制开始走向衰落D.有效缓解了当时的“冗官”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为一系列战役的结果,这一系列战役在客观上(     
A.推动了中原地区农耕开发B.形成了北宋与辽对峙的局面
C.实现了南北民族间的交融D.促成了南宋偏安局面的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金战争持续10余年后对峙局面逐渐形成,宋高宗赵构认为“天下之权不在庙堂”“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不知半壁江山落入谁家”。这说明赵构()
A.畏惧金人武力B.矢志收复失地C.忌惮武人掌军D.担忧藩镇割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曾是元朝囚禁文天祥的土牢,明朝时期为祭祀文天祥将其改建。来到这里,我们能看到文天祥的名句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D.“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