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宋的偏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为答谢金国使者前来吊唁宋高宗,朝廷派京镗为报谢使出使金国,到达开封时,金国设宴张乐,京镗以太上皇服丧期间禁止作乐,誓死抵制,遭到羁押。回国后宋孝宗赞赏道:“昨在京师,坚执不肯听乐,住了十日,此一节可嘉”。此举从侧面反映了(     
A.京镗作为大臣拥有高尚气节B.宋金之间维持和平友好局面
C.南宋当局对开封的京师追崇D.儒学实现理学化并逐渐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宋末元初,江南文人把陶渊明的诗歌推上了美学的典范地位,评价拒不出仕的陶渊明是“东晋完结之臣,未尝食宋粟”“晋宋之间一人而已”,是历代“诗人之冠冕”“李杜诸人皆莫及”。这些评价(     
A.旨在阐明陶诗的美学地位B.否定了唐诗的光辉成就
C.受到政治局势的深刻影响D.抨击了东晋的腐朽没落
2024-02-29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河南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扩大了地方权力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导致了冗官场面
2019-07-29更新 | 160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宋哲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于宰相,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
B.使宰相制度规范统
C.进一步确立君主专制
D.对宰相权力进行制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