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宋的偏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列传人物。

有学者对《二十四史》列传中有籍贯可考的5700多位历史人物按籍贯和主要朝代进行了占比(%)情况统计。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籍贯西汉东汉北宋南宋
陕西20.5815.9720.44.310.994.51
山西4.923.5014.29.652.813.16
河南18.7537.217.122.186.126.94
安徽1.445.251.73.626.2911.24
江苏11.062.846.46.638.1013.61
浙江0.962.992.775.7422.5014.51
江西0.490.420.55.5413.411.51

——据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整理

(1)河南、浙江两省两宋时期占比变化明显,原因解释中最合理的是(单选)(     
A.崇文抑武,提倡文治B.民族交往,文化交流
C.版图变更,疆域变化D.中央集权,积贫积弱
(2)江西省在两宋时期占比迅速上升,原因解释中合理的一项是(单选)(     
A.国家统一、疆域扩大B.理学兴盛,书院发展C.社会安定,环境优越D.经济发展,制瓷中心
(3)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四省在不同时期列传人数占比分别出现最高值,原因解释中具有共性的一项是(单选)(     
A.商业繁荣,民富国强B.交通发达,人杰地灵C.政治中心,人文荟萃D.民族交往,中外交流
(4)山西、安徽两省分别在唐朝和明朝时占比达到最高值,原因解释中具有共性的一项是(单选)(     
A.社会稳定,文教昌明B.民族交往,交通便捷C.人口导入,环境优越D.皇亲勋贵,龙兴之地

学者发现某个朝代将外国及边疆各族人物纳入列传达50人之多,几乎占总数的4%。其中高丽9人、契丹7人、范阳奚族5人、突厥4人、吐蕃1人。

(5)你认为该朝代最有可能是(单选)(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
(6)简要说明该朝代出现此局面的主要原因。
(7)表格中甲类省区主要在北方,乙类省区主要在南方。从表格看两类地区列传人物占比在历史上呈现什么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4-04-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2 . 现代地理学家多依据地形划分中国的地理单元,如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等。而古人则更喜欢从文化同质性着手,辅以山川地形,便构建出许许多多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地理区划,如江南、塞北、中原、关中……其中属江南的名气最大,几乎所有与江南相似的地方都被冠以“某某江南”,足见国人对江南的情有独钟。江南,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概念,而主要是文化经济上的地理概念。中国历代所指范围多有变化。

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江南,甚至延续千年至今不衰?事实上,江南的崛起源于它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多水,即江、河、湖、海,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依次把江南的五个城市(南京、扬州、杭州、苏州、上海)分别推向历史的巅峰,也推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发展。

江南的山水、人文、都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有机串联,形成一个文化整体,代表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中国人对“江南”的向往,反映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认同,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认同。明清以后,“江南”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立足点,发挥着持续的文化影响力。

以下是根据网上相关文章整理而成的江南五大时代的表格:

名称时间(年)核心成因诗句或俗语
长江时代317-589南京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
运河时代605-907扬州大运河的开凿江南好风景 烟花三月下扬州
钱塘江时代1138-1276杭州南宋的定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太湖时代1368-1840苏州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衣被天下 诗意栖居
海洋时代1843-至今上海鸦片战争后的开埠冒险家的乐园 魔都
1.长江时代中的“六代帝王都”,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2.中国古代历史上与大运河两次开通相关的朝代有:(双选)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E.宋朝                           F.元朝
3.钱塘江时代,南宋为何能偏安江南近150年?
4.上海的开埠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单选)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5.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江南五大时代的变迁?
2024-04-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满江红》

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播,小明同学对这首词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这首词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辽对抗时期B.南宋与金并立时期
C.宋夏和议时期D.北宋与金并立时期
(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的“胡虏”、“匈奴”等民族当指(     
A.匈奴B.突厥C.契丹D.女真
(3)长期以来,《满江红》被视为岳飞的代表作。简要分析它对研究岳飞有何史料价值?

在进一步研读该词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学术界对于《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存在争议,出现了“证伪”和“证实”两派。以下是他收集到的一些材料。

证伪派证实派
该词不见于岳珂《金陀粹编》,亦不见于宋元记载题跋,明中叶始出,出处存疑。
(附:岳珂为岳飞之孙,《金陀粹编》悉其收集整理祖父生平之资料)
岳飞词墨未必尽为岳珂所辑,且宋元书在流传过程中存在散佚的问题……未被岳珂收录的作品至少有两首有比较坚实的证据可以证明是岳飞所作,那么对于其他作品的怀疑也应当审慎。
岳飞伐金路线方向是东北,而贺兰山在西北,当时属西夏,若以实指其地论,则明显乖背;……而明朝与鞑靼作战,战场在贺兰山。“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应当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参看,“贺兰山”“匈奴”均是外敌雄关的代称,本不是实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对岳飞本人生涯总结,似后人追摹语气,不应出自本人之手,且《满江红》与《小重山》风格相差甚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正是岳飞一生抗金的真实写照。……至于和《小重山》风格不同,那是因为岳飞是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心态下写的,十分正常。

——以上材料摘编自近代学者余嘉锡、夏承焘、邓广铭等人著作


(4)归纳“证伪”、“证实”两派是从哪些视角对《满江红》词作者展开考辩的?
(5)通过对《满江红》词作者真伪的考辩,对我们探究历史问题有何启示?
2023-04-13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据考证,杭州小笼包源自开封灌汤包,西湖醋鱼与开封糖醋鱼的做法几近相同。这一现象的发生可能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安史之乱B.澶渊之盟C.绍兴和议D.靖康之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用“经济重心南移、绍兴和议、临安”等名词可以描述的王朝是
A.孙吴B.唐朝C.南宋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国与辽虽为兄弟之邦,然百余年间,彼之扰我者多矣。今辽已衰弱而不取燕、云,女真即强,中原故地将不复为我所有。”此言发表于
A.澶渊之盟后
B.宋夏和议后
C.靖康之变前
D.绍兴和议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与下表诗句描述相符合的历史时期是
浮梁巧取江南郡,杯酒轻收肘腋兵。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A.两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
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宋代词人辛弃疾《南乡子》中的词句表面上是表达自己的抱负,实则体现
A.对“强干弱技”政策的反对
B.对“重文轻武”国策的感激
C.对“文官体制”的欣赏认同
D.对“议和而存”政策的不满
2019-11-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6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图是12世纪宫廷画家刘松年的《皇宋中兴四将图》,该画的创作背景是
A.陈桥兵变B.丝路复兴C.两宋易代D.王安石变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