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宋的偏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为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宋《虎溪三笑图》,展现了庐山东林寺主持慧远(334-416年)在同挚友陶渊明(365-427年)陆修静(406-477)欢聚以后,出寺门同二人告别的场景。画面中,三人因为谈兴甚浓,不知不觉走过了“虎溪”,瞬时,守山虎大吼,三人惊觉,倏尔会心大笑。



南宋《虎溪三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摘编自《<一团和气>宪宗画西域藏图揭传承》

材料二   历代以“虎溪三笑”典故为题材的绘画作品(部分)

时代名称作者画作特点
南宋《三高游赏图》梁楷画面背景极为简化,画面简洁明了,显示了“边角之景”的时代绘画风格
元初《虎溪三笑图》颜辉提倡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上,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
明代《三笑图》释担当背景描绘用笔寥寥,人物描绘“宁拙勿巧,宁丑勿媚”,注重情感的宣泄。
乾隆时期《虎溪三笑图》陆吉安技法兼有西方影响,作风工整细密,而无新意。

——摘编自秦淑芳《从历代同题创作

——〈虎溪三笑图〉的艺术特色看其创作风格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作品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时期作品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的西北边疆主要指狭义上的西域,既有起源于甘肃高原的氐羌民族,也有与北方匈奴有源流关系的乌孙,还有高鼻深目的塞人;西北边疆少数民族的政权都得到汉王朝在政治上的认可,他们 与汉王朝建立了一种羁縻关系,是汉王朝西域都护治理下的地方政权。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有许多民族因为在地理上接近汉王朝直接治理的地区。据《汉书匈奴传》 记载,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实行的政策是在两族贸易中,给匈奴极大的优惠政策,以维持和平关系(后遇关市,饶给之),而这样的政策造成的结果便是大部分匈奴人都十分亲汉,两个民族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摘编自张曙晖《西汉时期西北边疆的民族及其与王朝的关系》

材料二   两宋时期,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但辽、西夏、金这几个政权自身内部统一,经济、军事的综合国力并不弱,因而两宋政府都未能完成全国的大一统。两宋、辽、西夏和金都忙于民族政权的进攻,如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1234年金亡于蒙古汗国。两宋政府对辽夏金多次用兵,均告失败,只好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频繁的民族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交流,在客观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摘编自王宗新《正确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西北地区民族分布的特点及汉王朝对西北少数民族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2021-12-20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实验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