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金朝入主中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史·百官志三》载:“辽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今北京)代(今属山西)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诚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徕中国之人也。”《辽史·义宗传》载:“时(918年)太祖(耶律阿保机)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太子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摘编自王文光、江也川《辽夏金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辽朝的国家治理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采取的类似国家治理举措,并简析它们的共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灭辽后,沿袭以词赋为科目的科举制,既无定数,亦无定期。金灭北宋后,金太宗“以辽、宋之制不同,诏南、北各因其所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金熙宗即位后,实行乡、府、省三级考试制度,三年一试,由于南北士人学习内容渐趋一致,南北均以经义、词赋两科录取文士。海陵王时,“并南北选为一,命以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其后,金世宗决定对女真学生单独开设进士科,且诏京师设女真国子学,教材以译成女真文字的儒家典籍为主。不同于中原王朝以诗赋取士,女真科考只考一场试策,五百字即可,且使用女真文字。到金中后期,女真族文人辈出,读书著文蔚然成风。此后在元、清两朝都出现过分榜取士的做法。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前中期科举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朝前中期科举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