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下表是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情况,由此可知该举措
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部分)一览表
机关与官员执掌与任用
地方官路府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府或府尹一员掌府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州尹一员掌州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州一员掌州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尹一员掌县事
注:达鲁花赤是蒙语,本义是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有如现代之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且规定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往往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
A.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D.效仿于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2 . 元朝是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有利环境,同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下列属于元朝的是
①具有强烈现实批判性的文学作品《窦娥冤》
②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③王祯系统研究南北方农业写成《农书》
④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促进棉纺织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5-21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3 . 蒙古人进行征服的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起初他们是通过烧杀抢掠、强占土地等实现这一目的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逐渐有了不同的想法,先是将技工带回蒙古,为蒙古人制造发展文明所必需的物品,并使之成为新都城哈拉和林的居民,后来又有了更巧妙的掠夺财富的方法——靠向农民征税获得更多财富,这
A.凸显了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的特征B.说明农耕文明比游牧经济更具生命力
C.促进了中国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D.有利于退耕还牧
4 . 《日下旧闻考·题词》中有:“曾赋皇都与帝都,若兹形胜古今无。金迁元复其久矣,明筑清修滋盛乎。”题词描绘的城市是今天的
A.西安B.洛阳C.北京D.南京
5 . 有学者说,“借行省之设置,元廷是将昔日‘州司’的发号施令和庶务决策等主要权力,统统收归中央了”。这是因为
A.行省可以独立处理地方政事B.元代废除了地方州司制度
C.州司制不利于加强地方管辖D.行省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
2021-04-27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驿站是元代官办的交通设施。管理驿站的中央机构,原来是诸站都统领使司,后来改名为通政院。各驿站设置提领、副使、百户等站官,管领站务。按照官方的统计,在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和河南、辽阳、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云南、甘肃行省共设基犬全于件都立了1400处驿站,通往岭北行省的三条主要站道共设置驿站119处,宣政院管辖的吐蕃地区设置了27处驿站。驿站为官方来往人员提供交通工具、休息场所和饮食服务,“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而梯航毕达,海宇会同”交通有陆路和水路,驿站因此分为陆站和水站两大类,无论是陆站还是水站,都有专门的“站舍”,或者称为“馆舍”,为来往人员提供住处,并设有“厩舍”或船坞。

——摘编自史卫民《中国大通史·元(下册)》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驿站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站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