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桥夜市:“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等”。马街夜市和“瓦子”周边,贩卖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由此可见,宋朝(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业活动脱离政府监管
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D.夜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2 . 北宋徽宗年间,“童贯宣抚陕西,得便宜行事。时长安百物踊贵,钱币益轻,贯欲力平之”,负责财经的官员曲意逢迎,“取市价率减什四,违者重置于法”,商人被迫以罢市加以抵制。这一现象有助于说明北宋(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市民阶层初具规模
C.儒家伦理观受冲击D.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史学家陈邦瞻认为中国历史出现了三次历史大转变。从远古至战国时代是第一次大转变,由汉代至唐代是第二次大转变,从唐代至宋三次大转变。三次大转变开启了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路向,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思想变迁、风尚习俗等内容进行新旧交替,成为中国历史巨大的改革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唐宋变革观的研究和审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请选择-次历史大转变,谈谈你对这次大转变的认识。(要求:史实明确,表达清晰,逻辑合理)。
4 . 在宋代,弋阳区满山遍开的海棠花多的可当柴烧,而“京师江淮尤竞植之,每一价不下数十金;在闽广每支价值数文的茉莉花运至宋都临安后平均每枝价值200文。这表明在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商业发展存在地域差异
C.花卉鉴赏存在地域差异D.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广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勾栏瓦舍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市井文化取代贵族文化B.儒家文化的再度复兴
C.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D.中外交往的空前频繁
6 . 杨联陞在《中国制度史研究》中说:“唐朝时,集市在中午以200下鼓声而告开张,在日落前七刻钟以300下铜锣声而告结束。这个规矩从9世纪逐渐松弛下来了,到12世纪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从一大清早持续到夜是很常见的。”这反映了(     
A.唐朝出现了集市经济B.唐宋之间发生经济变革
C.宋元新经济因素成长D.明清商业经济繁荣发展
7 . 据宋代《梦粱录》记载:“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据此可知,宋代(  )
A.坊市界限仍然普遍存在B.交易仍受官府直接监管
C.“市”打破了时空限制D.民间娱乐场所开始出现
9 . 北宋名臣、历史学家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死后,其妻柴氏想要携资(十万贯)再嫁,因此,同平章事(中书门下长官)向敏中、右仆射(尚书省长官)张齐贤都争着求娶,相互闹得不可开交。后向、张二人还牵扯进了“违反诏令私买薛家宅地”案,被双双贬官。某历史兴趣小组成员质疑这则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下列质疑理由中合理的有
理由一宋代婚姻固然看重家世阀阅,但不看重嫁妆(钱财)
理由二中书门下是唐代机构,不可能出现在宋朝
理由三买卖宅地行为在宋朝完全不受政府干预
理由四北宋时期,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寡妇再嫁基本不可能,况官宦人家

A.0个B.1个C.2个D.3个
10 . 宋朝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取代了传统的“选士必论族姓阀阅”、“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门阀士族逐渐腐朽衰落B.科举制选拔了大量人才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迁D.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政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