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分别是北宋的大观通宝、辽朝的重熙通宝和金朝的大定通宝,从中可知(     
A.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更趋紧密B.北宋铜钱成为榷场交易的主要支付手段
C.通宝是辽宋金政权使用的唯一流通货币D.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促使钱币铸造量提高
2023-02-03更新 | 13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二)历史试题
2 . 与唐代相比,两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港口大大增多、遍布沿海广大区域,且不再是零星点状分布而是主次分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贸易范围也远超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材料说明(     
A.宋代贸易发展与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B.宋代政府较唐代更加重视海外贸易
C.宋代海外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居于主导D.海外贸易税是宋朝政府的主要财源
3 . 宋代以前,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没有单独列为户籍,城乡人口的划分在户籍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宋代,“坊郭户”(城市民户)作为法定户名出现,政府将其单独列籍定等,不仅包括居住在州府城、县城和镇、市的人户,也包括居住在州县城外新的城市居民区草市的人户。这一转变从侧面说明宋代(     
A.城乡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重视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D.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是立足于东亚的农业大国,汉唐农业帝国的立国态势是“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但是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其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代的这一变化基于(     
A.中央集权的发展B.农耕经济的式微
C.海外贸易的兴起D.民族政权的对峙
2022-09-30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规模远远超过了盛唐。通过航海向海外出口的货物极多并且获利丰厚,其中瓷器出口的数量最大。由此可知,北宋海外贸易(     
A.促进了政治中心向东、向南转移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刺激了宋朝制瓷行业的迅速发展D.推动了朝贡贸易的瓦解
2022-09-02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6 . 宋代的货币以铜钱为主,在产铜铁的地方,多设铸钱监,管理铜钱铸造。尽管北宋铸钱量很大,但仍然出现了严重的“钱荒”。在南宋时,“钱荒”一直十分严重。宋代“钱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囤积或销毁铜钱重铸器皿的现象严重B.宋代三冗问题导致财政支出巨大
C.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宋代赋税的征收以铜钱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桥夜市:“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等”。马街夜市和“瓦子”周边,贩卖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由此可见,宋朝(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业活动脱离政府监管
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D.夜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8 . 北宋徽宗年间,“童贯宣抚陕西,得便宜行事。时长安百物踊贵,钱币益轻,贯欲力平之”,负责财经的官员曲意逢迎,“取市价率减什四,违者重置于法”,商人被迫以罢市加以抵制。这一现象有助于说明北宋(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市民阶层初具规模
C.儒家伦理观受冲击D.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史学家陈邦瞻认为中国历史出现了三次历史大转变。从远古至战国时代是第一次大转变,由汉代至唐代是第二次大转变,从唐代至宋三次大转变。三次大转变开启了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路向,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思想变迁、风尚习俗等内容进行新旧交替,成为中国历史巨大的改革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唐宋变革观的研究和审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请选择-次历史大转变,谈谈你对这次大转变的认识。(要求:史实明确,表达清晰,逻辑合理)。
10 . 在宋代,弋阳区满山遍开的海棠花多的可当柴烧,而“京师江淮尤竞植之,每一价不下数十金;在闽广每支价值数文的茉莉花运至宋都临安后平均每枝价值200文。这表明在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商业发展存在地域差异
C.花卉鉴赏存在地域差异D.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广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