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一个朝代,社会分工和区域性市场的出现导致整个经济结构的本质性变革。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共同目的,经营者之间相互争夺市场,导致以次充好、互相压价等现象频发,造成整个行业信誉和利润的下降,需要行会组织发挥作用。宋代官府让各类商人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的出现,本身并不只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也是为了政府更加方便地进行勒索,便于赋税和徭役的征发。

——摘编自陈丽霞《互动博弈中的政府与中介组织——宋代行会的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二   14世纪开始,英国商业活动日渐繁荣,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则处于爆发的状态。中世纪英国城市兴起后,作为城市自由市民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了争取城市的独立和自治,在与封建领主进行斗争的同时,为保护本行业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为保护既得利益和所掌握的手艺免受逃亡农奴的竞争,各行业组成行会。

本来,英国王室为了向外国商人贷款,常给予外商贸易和商业特权。中世纪晚期,随着本土商人力量开始壮大,英国王室不再依赖外商,转而支持本国商人。这加速了商人的资本积累,使英国商人的财富迅速增加,他们不再满足于产品的终端销售,而是逐渐参与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而手工业行会种种限制规定已经极大地阻碍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不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为了寻求生存,手工业行会不得不寻求转变,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会过渡。

——摘编自冯璐璐《中世纪晚期英国行会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行会和中世纪英国行会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晚期英国行会向公会转型的原因。
2023-05-11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 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2 . 南宋除朝贡贸易外,政府鼓励私商贩洋贸易,东南沿海常年近10万人涉足外贸,民间海船七八万艘,铜钱、手工业品等大量流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广州、泉州等港甚至出现了外商聚居的“蕃坊”“蕃学”。这一现象(     
A.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表明中国是世界贸易中心
C.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D.标志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3 .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港口城市繁荣。以下关于宋朝的历史记载,可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①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不惟岁获厚利,兼使外蕃辐辏中国,亦壮观一事也。
②置立榷场于湟州(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别置蕃市以居来者……使利归于公,货通天下。
③泉南(泉州)地大民众,为七闽一都会,加以蛮夷慕义,航海日至,富商大贾,宝货聚焉。
④京师百货所居,市无常价,贵贱相倾,或倍本数,富人大姓,皆得乘伺缓急,擅开阖敛散之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8更新 | 477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简答题 | 适中(0.65) |
4 . 宋朝的“商业革命”原因、表现、特点
2023-04-1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简答题 | 适中(0.65) |
5 . 宋朝“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没有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2023-04-1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6 . 招牌广告并不是宋代的独创,但宋代广告求大、求美、求奇,突出了炫耀色彩。如旗帜广告盛行于唐,但至多是“青帜宽数尺,悬往来道”,至宋则为“一竿横挂数幅帛”。宋代广告的这一特点(     
A.表明政府对市场监管的松弛B.根源于开放的社会风气
C.凸显了市场竞争的较大压力D.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成本
2023-04-08更新 | 562次组卷 | 4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三高频必会基础知识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
7 . 宋太祖时规定,典卖人典卖田土时,必须向官府纳税,在契约上加盖红色官印,形成“红契”,并办理相关法律程序即可。这表明宋代(     
A.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B.政府放松土地买卖的限制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赋税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
2023-04-08更新 | 694次组卷 | 7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3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唐以后,寺院时常被借用为文艺表演的场所。到了宋代,勾栏、茶肆等成为固定的演出场所,场所张挂写有演员名单与献演剧目的纸粉、账额,戏班也有自成规模的行头与道具。这反映出(       

A.城镇经济的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社会流动的加速D.市民价值取向的质变
2023-04-08更新 | 743次组卷 | 10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三高频必会基础知识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绍兴和议”后,宋金在边界地区开设“榷场”作为贸易的场所,双方均设有专官监督贸易并征收榷税,榷场中主要允售商品及禁售商品如下表。这反映出(     
政权主要允售商品禁售商品
茶、粮米、钟织品、漆器、金银器、外洋船货等,茶、米,麦为大宗耕牛、兵器、书籍
珍珠、人参、羊、猪、药材等,羊为大宗马匹、兵器
A.榷场满足了南北贸易需求B.经济交流与政治对峙并存
C.商业意识左右交易与管控D.外贸服务于对奢侈的追求
10 .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韵文化,赓续千年

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宋韵文化产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体现了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王国平《研学宋韵:关于宋韵文化的思考》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宋韵文化“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的理解。(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合理,论述逻辑清晰。)
2023-03-26更新 | 973次组卷 | 10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3辽宋夏金元多民放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