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绍兴和议”后,宋金在边界地区开设“榷场”作为贸易的场所,双方均设有专官监督贸易并征收榷税,榷场中主要允售商品及禁售商品如下表。这反映出(     
政权主要允售商品禁售商品
茶、粮米、钟织品、漆器、金银器、外洋船货等,茶、米,麦为大宗耕牛、兵器、书籍
珍珠、人参、羊、猪、药材等,羊为大宗马匹、兵器
A.榷场满足了南北贸易需求B.经济交流与政治对峙并存
C.商业意识左右交易与管控D.外贸服务于对奢侈的追求
2 .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韵文化,赓续千年

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宋韵文化产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体现了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王国平《研学宋韵:关于宋韵文化的思考》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宋韵文化“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的理解。(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合理,论述逻辑清晰。)
2023-03-26更新 | 973次组卷 | 10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3辽宋夏金元多民放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宋政府优待外国商人并鼓励中国商人外出经商。泉州港阿拉伯客商贩来乳香价值30万缗,市舶司纲首(领班)蔡景芳招徕外国货船,都被补授低级武阶官;泉州、广州市舶司主管官员到外国引客商或贩货回国,每满100万两就升一级官。这反映了当时(     
A.商人的政治地位因商业贸易而提升
B.商业税收对政府财政经济影响巨大
C.政府以政治手段强化对商业的控制
D.官商一体的对外贸易模式初步形成
2023-03-11更新 | 785次组卷 | 7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一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热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祈风和祭海起源于民间,希望保佑航海者的平安。到了宋代,政府把民间的这项祭祀活动变成了一项国家的制度,成为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主持的一种典礼。这反映了(     
A.政府鼓励航海贸易活动B.祈风祭海活动的世俗化
C.造船航海技术相对落后D.沿海港口的专业化发展
2023-03-09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5 . 宋代,市场中造假,欺行霸市现象迭出,街市上各种骗局、酒肆茶楼中的乱象层出不穷。这些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府城市管理能力弱B.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C.理学的社会影响尚小D.逐利享乐风气盛行
2023-03-07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6 . 宋代,常平仓等仓储制度是政府调控粮价的重要手段。此外,政府还经常运用多种方式调控粮价。例如,宋太祖曾通过免除税收的方式来推动粮食流通,进而稳定粮食价格;范仲淹在杭州任知州时曾用提价的办法使粮价回落。这说明宋代(     
A.重农抑商的政策受到了强烈冲击B.经济调控方式呈现灵活多样性
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农业产量提高D.粮食生产基本满足了民众需求
2023-03-05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7 . 下表是宋代城市节日风俗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宋代(     
节日记载
元宵节“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清明节“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
端午节“湖中是日游舫亦盛,盖迤通炎暑,宴游渐稀故也”
七夕节“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
中秋节“市人争饮,至午未间...民间争占酒楼玩月...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A.节日多且民众参与性强B.理学的发展日趋通俗化
C.建立了完善的休假制度D.市民阶层盛行奢侈之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的社会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封建贵族所有庄园的农奴部分被解放,佃户受地主束缚的程度降低,以自由平等为原则的新社会出现。

其二,封建贵族专政的特权被削弱,科举制度的公平、开放有利于平民百姓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加强了平民参与政治、受教育的权利。

其三,产生了新兴市民阶层,城市格局中封闭式的市制和坊制被瓦解,即市(商业区)与坊(居民区)之间相互区分、隔离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各种商店沿街开设,居民区与商业区相混杂,连成一片。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宋代都城汴京川流不息的人群、繁盛的商业活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及风土人情,再现了宋代都城一片繁华的城市风貌。

——摘编自戴雨薇《宋元时期瓦子勾栏乐人群体研究》


从材料中提炼任意一条宋代社会变革的表现,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9 . 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宋代土地税的征收对象包括地主,也包括自耕农和半自耕农,以资代役纳入税收规范,新增了一些税种,如“域郭之赋”、过税(商品流通税)、住税(商品交易税)、力胜钱(水路流通税)等。这些变化反映出宋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崇文抑武的风气
C.人身控制的减弱D.理学思想的强化
2023-02-25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古代史
10 .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平等交往的历史,对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海运和造船业的发达,中外海上交通有了重大发展。从广州出发,沿马来半岛,经印度洋到达阿拉伯巴格达的海上中西航线已初步形成。这条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有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这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水陆交通、商贸、文化交流都超越了前代,并为以后隋唐时期中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宋代是海外贸易得到空前发展的时期。较之前代,宋代港口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数量有了明显增长。当时的贸易范围已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不但进出口的商品种类增加,而且贸易额也有所扩大,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价值高达数十万贯。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了鼓励支持的态度,“江海求利,以资国用”。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明朝洪武三年(1370)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商船出海贸易,海上丝绸之路一度中断。郑和下西洋以后,海禁屡开屡禁。总的来看,明清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越来越保守。不过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形成一些新的航路,如通过马尼拉至拉丁美洲的航线便是这个时期由西班牙开辟的。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空前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外方面,明清政府的政策和同时期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
2023-02-21更新 | 58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