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梦粱录》载:临平、汤村等镇市,因南渡以来靠近行都(临安),“二百年户口蕃盛,商贾买卖十倍于昔,往来辐辏,非他郡比也”。濮院镇,北宋为一草市,高宗时,曲阜濮氏扈从南下卜居于此,以农桑、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遂置镇。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
A.市镇兴盛深受时局影响B.四民社会秩序遭到了冲击
C.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弛D.传统经济形态向近代转型
2 . 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段,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甚至出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的情形。这反映了宋代(       
A.工商业市镇兴起并发展B.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放宽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中叶,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织了众多的“行会”,比如南方苏州地区的金银行会、扬州地区的渔业行会、北方范阳的布行、幽州的油行。材料可用于印证北宋时期(       
A.抑商政策的重大调整B.南北经济的平衡发展
C.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D.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4 . 两宋时期,凡田宅、车船、牛马“交易只凭契照”,“宫司理断交易,具当以赤契为主”,“必自有官印下照可凭”,而“白约不可凭”。这有助于(     
A.扩大商品流通规模B.提升工商业者地位
C.维护商业经营秩序D.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5 . 南宋风俗宝典《梦粱录》有云:“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在南宋都城临安府,小商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其方式都是“歌叫关扑”。所谓“歌叫”,就是用唱腔来叫卖,吆喝出来如同唱歌。至于“关扑”,则类似于有奖促销。这反映出宋代(     
A.城市商业的发展B.市民文化的丰富
C.经营模式的突破D.音乐艺术的革新
6 . 北宋仁宗时期,政府在淮南六州茶叶盛产区,设置“山场”十三个,管理茶叶的生产和买卖,称为榷茶。场官先将官府收购茶叶的钱发给茶农,称为本钱,茶农在茶叶收获后,必须将茶叶全部卖给山场,严禁私售。这种做法(     
A.加重官府对茶农的高利盘剥B.表明政府放松对经济的控制
C.削弱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D.使得茶税成为最主要的税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初,地方官吏的考核标准增加了工商税收一条。宋太宗时,考课文书要求填具“官市”“及监给曲、商税”等内容。宋仁宗时,转运使的考课正式列出“盐、茶、酒、税”盈利亏损等规定。这反映出宋代(     
A.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B.官吏考核制度臻于完善
C.政府的商业职能强化D.经济发展动摇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为创作于南宋时期的《卖眼药图》。该作品(     

   

A.描绘了商品交易的场景B.凸显了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
C.记录了宋代中医的发展历程D.体现了文人画的创作旨趣
9 . 唐代以前,海洋贸易还处于对外贸易的次要地位,更没有财政意义;宋朝鼓励海洋贸易,设立市舶司,实行抽解(对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实物税)和博买,获取市舶收入;元朝大力发展海洋贸易,把市舶收入作为国家财政收入,认为市舶与赋税、盐法、商税等一样,乃“军国之所资”。由此可见,唐至元(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被放弃B.海洋路径外向型经济已建立
C.海洋贸易政策取向发生转变D.海洋贸易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10 . 北宋时期,“国家之禁,疏密不得其中矣。男去来耜则不禁,女去织经则不禁,商通珠贝则不禁,豪强兼并则不禁”。“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从中可知,宋代(     
A.国家法律制度不够健全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松弛D.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