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景祐元年(1034年)十一月甲辰,宋仁宗诏曰:“京旧城内侵街民舍在表柱外者,皆毁撤之,遣入内押班岑守素,与开封府一员专其事”。《宋刑统·侵巷街阡陌》中也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到1079年,政府又开始陆续征收“侵街钱”“侵河钱”等。上述举措反映了,当时(     
A.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B.市坊制度瓦解的趋势
C.经济立法体系的完备D.世俗门第观念的淡化
2 . 如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一些突出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国家大力提倡文治,文人阶层壮大
印刷业发展迅速,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分化军事职权,使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比重上升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24-06-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A.形成了完备的饮食服务体系B.成为独立的国际商业都会
C.进一步扩大了商业发展空间D.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4 . 北宋时期,具有较强商业功能的城市数十个,主要分布在中原、东南地区,而荆湖路、广南路等地区(今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及广西北部)的大型贸易中心数量很少。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B.人口流动的加剧C.区域开发的程度D.政治局势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朝以前,专论生计和理财、节制用度问题的“治生”、“制用”家训很少。宋代以后,家训增加了治生、制用内容。这一变化源于(       
A.理学思想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市民阶层的扩大D.崇文抑武的实行
6 . 宋代,大批农民在农闲时节走出家门,涌入城镇做苦力,“为工,为匠,为刀镊,为负贩”,“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成为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这可用于说明(     
A.农民经济状况好转B.农村经济形态受到冲击
C.城镇管理空前宽松D.城乡间的经济交流加强
7 . 汉唐时期,国家中存在着诸多游离在编户齐民之外的“贱民”。到了宋代,世家大族不复存在,雇工、客户等原来被视为贱民的人成为编户齐民。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A.户籍管理的强化B.科举制度的冲击C.赋税政策的调整D.土地流转的加快
2024-05-2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宋朝,泉州“民数倚于商”,且“航海皆异国之商”。蕃商开辟了到达泉州的海洋航线,运来香药、纺织品,也从中国输入瓷器、丝绸、漆器、金属器皿等。这种商业互动在当时(       
A.开启了古代的洲际贸易B.造成了白银的大量外流
C.推动了中外的文化交流D.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局面
2024-04-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宋史·食货志》载,“琼管奏:海南收税,较船之丈尺谓之‘格纳’……贾物自泉福、两浙、湖广至者,皆金银物帛,值或至万余缗;自高、化至者,唯米包、瓦蕃、牛畜之类,值才百一。而概收以丈尺,故高、化商人不至,海南遂乏牛米。请自今用物贵贱多寡计税,官给文凭,听其具实报纳”。这表明当时(     
A.政府重视规范民间贸易B.税收方式影响百姓生计
C.不同地域经济互补性强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2024-04-27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4·广东·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为文献中对古代南方部分地区经济信息的记载。这些记载最有可能出现在(     
地区记载
吴越十二州 (今浙江大部及闽北)以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
杭州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成都岁市布织缣数十万以给秦、陇军用
江西、浙江、福建及四川的丘陵地区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梯, 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
A.公元3-6世纪B.公元 10—13世纪
C.公元14—16世纪D.公元17—19世纪
2024-04-11更新 | 26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