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表是对宋代主要藏书世家分布地区的统计。表中现象可用于印证宋代(     
地区江西浙江四川河南湖北山东湖南安徽山西福建江苏河北
三世以上(家)33221111
二世(家)533111111
合计865321111111
A.雕版印刷技术达到新高度B.中央基本控制了地方文化
C.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D.社会尚学的风气日渐浓厚
2024-02-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代皇帝都喜欢饮茶,并常将北苑(属福建)进贡的建茶赏赐给皇亲贵族、近臣与功臣。这一时期,比试茶品高低的斗茶风气盛行,经过丁谓、蔡襄等士大夫的倡导,逐渐传播到上层社会,最终成为一种清新雅致的茶道艺术。当时以福建建州为中心烧制出的各种瓷器称“建盏”。宋初,当地一些窑工技师在黑釉盏中有意加点白釉烧造而成的“鹧鸪斑”,是当时生产工艺中的新技术,“点试茶家珍之”。此外还有兔毫盏、油滴盏等种类,仅宋代建阳水吉一带就有龙窑99条,其窑炉的长度短则几十米,长则百余米,一窑的装烧量最高可达十万余件。

——摘编自杨静《宋代建茶的崛起与茶文化兴盛关系探论》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福建建盏制造业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项推动宋代建盏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3 . 历代书院南北分布
朝代唐五代
全国(所)4771329717013622
北方(所)83167364941
南方(所)3968223013372681
全国(%100100100100100
北方(%174.322.521.426.0
南方(%8395.777.578.674.0
据表可推知,书院(     
A.兴起于两宋时期B.迅速发展于元朝
C.主要分布于北方D.数量激增于明清
4 . 北宋实行划分坊郭户等的政策。辽州(今山西)“一户开饼店为活,日掠房钱六文”,定为第四等。另一户家业二十七贯文,定为第五等。而两浙路,坊郭户家业不及二百千免输役钱。材料说明宋代(     
A.坊郭户是纳税的主体B.城市民户普遍贫困
C.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D.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0世纪开始的自然环境恶化,使得当时中国的平均气温下降了1℃,这对地处西部、北部的游牧民族打击很大,很多草地出现了沙化,而原先的一些绿洲也逐渐干涸,于是游牧民族向南迁移便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其次,北方游牧民族之所以能这么成功地向南发展,还有赖于一个事实,那就是此时中原王朝的懦弱和管理上的内部空虚。

——摘编自赵红军《小农经济、惯性治理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

材料二   南方远离在北部边疆生活的民族政权,且其西、南两面都无势力较强的非汉族力量,东面则是大海,周边环境比较安全。宋代南方人口稠密地区能在一定的人口压力下保持着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除了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和向开发中地区迁移以外,还要依靠大量的人口投身于工商业和农业多种经营以及非生产部门。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

材料三   宋代江南各路人口密度统计表(人/平方公里)

时期江南东路两浙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福建路
北宋后期24.930.727.717.016.0
南宋中期27.932.937.722.525.4

——摘编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10世纪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
6 . 中唐时,“天下”即“以江淮为国命”。北宋建立初期,宋太祖说:“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则国用富饶矣。”此言反映了中唐至宋初(     
A.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B.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政治中心移至江淮地区D.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
2022-12-14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调研第二次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南北交通改善,为技术和贸易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氛围宽松自由,商业空前繁荣,同时在税赋方面大量征收纺织品。这一时期,北方大量人口南徙,为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资金,同时也将北方较为先进的纺织技术传到江南地区。1289年,元世祖又“诏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在此情况下,棉纺业在各地广泛兴起,元代棉花已能与丝、麻纺织原料鼎足而立。

——摘编自杨敏《宋元江南纺织手工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

材料二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战事稀少,社会环境较为安定。在此期间,南方逐渐成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政权偏安一方,南方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此时南方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都得到了巨大发展,已达到一定的发达水平,农业生产甚至超过北方。此外,自唐至宋元,状元的分布有明显向南推移的趋势。到了元代,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甚至开发前所未有、规模浩大的漕运和海运,也足见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和其影响力。

——摘编自商字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纺织手工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对宋元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浅谈你对宋元经济发展的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江南的北方移民为数之巨在历史上是少有的,移民的迁入不是一次性,而是源源不断的连续现象。两宋之际的两浙路成为最大的移民接收地,“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南宋江南的移民,虽然史载多称“扈从南迁”,但大多不是政府强制性的统一安排;虽有举族而迁,但不复为主流形态,移民多以个体与小家庭为单位。除了北方移民之外,来自其他地区的商业移民、谋生移民,以及江南区域内的人口流动,为数也很可观。

——摘编自龙登高《南宋江南市场的移民因素》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众多原因中,人口问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北方人口南迁带给南方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与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南方地区,南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都有着深远影响。

——摘编自《人口问题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江南的移民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江南的移民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历史上黄河因自然变迁或人为因素曾多次改道。元明清时期,为了顾全大运河的水量,曾强逼黄河南流,使与淮水合流,这造成黄河水患频仍,淮水亦酿出大害。这反映了当时
A.水患治理成效不大B.水患导致了漕运渐趋衰落
C.南方经济地位凸显D.经济与生态矛盾不可调和
10 . 从唐朝到宋朝,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省书院由13个增加到19个,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五省书院由26个增加到564个,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B.经济格局的变化
C.科举制度的改革D.儒学地位的强化
2021-05-08更新 | 1401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