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学者研究发现,从科举入仕者看,晚唐名族公卿占76.4%,至宋代这一比例降至13%。此外,寒族通过科举入仕所占比例则由晚唐的9.3%增至北宋的58.4%;中等家庭的比例也由14.3%增到28.6%。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政治人才的选拔制度出现了革新
B.贵族政治已退出历史舞台
C.科举制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社会的公平意识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A.士族阶层的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科举制度的兴起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2023-06-09更新 | 7633次组卷 | 30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以前的奴婢,不独立编户,是依附于主家的贱户,“奴婢贱人,律比畜产”。但宋朝出现了“自今人家佣赁,当明设要契”、“今世所云奴婢,一概本出良家”的现象。这一变化缘于(       
A.雇佣与契约关系产生B.理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
C.良贱制度已彻底瓦解D.经济发展影响身份认同
4 . 汉唐时期,政府实行极其严密的户籍制度,编户需要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而且迁徙或更换职业受到限制。到了宋代,多数百姓却可以迁移住所、更换职业。这最能说明宋代(     
A.士农工商的分工遭到颠覆B.社会门第观念渐趋于淡化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D.雇佣成为主要的剥削方式
2023-02-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茶道图,该图展现了从选茶、碾茶到煮茶等一系列过程。据此分析,当时辽(     

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B.饮茶文化深入民间
C.手工业发展较迅速D.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婚姻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周公制礼便将一夫一类多妾的嫡庶体制制度化,强调身份的重要性,正如《礼记·内则》所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聘娶婚被看成婚姻的唯一合法程序。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完成,其基本精神就是明媒正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缔结的前提。《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婚姻并非仅是男女个人之事,而是事关宗族延续繁衍的大事,正如《左侍·信公二十三年》所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西周初将“同姓不婚”定为宗法伦理。

——摘编自杨茂义《宗法制与春秋婚姻礼制》

材料二   唐文宗想把临真公主嫁给当时北方大姓士族,却遣到拒绝。对此唐文宗极为不满,他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摘编自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三   本朝富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摘编自(宋)朱彧《萍洲可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时期贵族婚姻制度的特点,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从唐到宋婚姻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