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2023-06-15更新 | 474次组卷 | 153卷引用: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指户口册)浸坏……至是(780年),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徭悉省。……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材料二   1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此后君王都沿用此制度选拔有才干的贫寒士子充实官员队伍。……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摘自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边疆治理的主要措施

明朝清朝前中期
中央设②                 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边疆东北封授女真部落首领官员;
在黑龙江流域设①                
抗击沙俄: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设立东北三将军辖区,管辖奉天、吉林、黑龙江
东南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封授当地的僧俗法王、王等封号;设行都指挥使司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派遗驻藏大臣;
颁布《③                                   
西北与鞑靼订立和议,其首领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先后平定准噶尔部以及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两级进行管理,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设④                   管理军政事务

材料四   匪区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他们呢?我们一举一动都知道了。他们能得到百姓的帮助的缘故,因为匪区的民众都分了田地。

——某国民党军官的信(1931年)


(1)参考材料一,模仿下面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两税法。
示例:官督商办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依据材料二,简述北宋初年在科举考试资格和录取方面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在表格中序号处直接填写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举措,并概括边疆治理的特点。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述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的条件。
2022-12-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B.封建转佃制的积极作用
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2022-08-03更新 | 745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朝政府将读书人编入儒户,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权利。但南宋遗民郑思肖却在其著作中写道:“鞑法:一官、二吏……九儒、十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元代的户籍制度阻断了读书人的上升空间
B.元朝政府给予读书人的优惠待遇并未实行
C.南宋郑思肖对元朝政权统治存在偏见
D.元朝政府在实际上推行了歧视儒户的措施
2021-10-28更新 | 219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2021-07-24更新 | 1265次组卷 | 7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2021-06-13更新 | 11857次组卷 | 10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开始形成B.殿试成为科举制定制
C.推行四等人制度D.统治者继承中原文化
9 . 隋唐时期,存在“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但到两宋时期,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种变化反映了
A.门第观念淡化B.血缘亲情淡漠
C.科举制度完善D.社会控制放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史载,冯继升因进献火药法而被赐衣物束帛,唐福因献火器、项绾献海战船式而被各赐缗钱,石归宋因制作弩箭而增月俸,高宣因制造八车船而受到赞扬,焦偓进献盘铁槊而迁本军使。教育家胡瑗长于音律,通晓古乐,与镇东节度推官阮逸合作研究钟律,制作了钟磬等古代乐器,受到朝廷的嘉奖,拜官秘书省校书郎。早在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便设制科以选拔政府所急需的各类人才。当时私学很重视对儿童进行农业及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

——摘编自赵国权《从科技创新看宋代的科技教育改革》

材料二   邓广铭把宋代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认为“两宋时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漆侠认为,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是一个比较繁杂的问题,指出:“虽然这个时期的变革是中国封建经济制度内部的推移衍化,但值得客观注意的是,它是唐代农奴制向宋代封建租佃制转化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宋时期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宋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繁荣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