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艺术传神不易,借助艺术手段达到史事传神的目标更不易。对此,北宋王安石说得颇为透彻:“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这方面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清明时节从城郊到城内街市繁华热闹的市俗人事,被视为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重要佐证资料。这说明
A.艺术作品亦能成为传达真相、保留历史信息的工具
B.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决定了其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真实而可信
C.文史哲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因此古画作不仅是艺术更是历史
D.历史真相虽已随岁月飘逝,但古代艺术作品却可穿越时空真实还原
2020-01-09更新 | 4622次组卷 | 4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492次组卷 | 68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与唐代相比,宋代话本的题材实现了由才子佳人的唯美爱情向民间主动大胆的自由恋爱转变,由仕途不得志的苦闷压抑向享受生活、注重自我的小市民心态转变,由想象中的神鬼志怪向现实的理性判断转变。这些转变反映出宋代
A.社会风气渐趋败坏B.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C.社会主流思想改变D.专制制度日益衰落
4 . 如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2017-08-04更新 | 2372次组卷 | 48卷引用:天津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宋变革”是史学界争论较大的议题。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认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始。因为唐代中国是贵族社会,而宋代中国是平民社会。”这种变化在文化上的重要表现是
A.纸币产生和城市经济的活跃B.文学艺术朝着世俗化发展
C.儒学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D.文人学士型官僚政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促使宋词、话本和元杂剧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2021-09-20更新 | 680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中、后期,汴京等都市中出现了表演“说话”的大型固定场所瓦舍。而且,上到统治阶级,下到普通市民,都能欣赏“说话”这一有趣的艺术。导致“说话”流行的根本原因是(       
A.程朱理学的兴起B.人们审美情趣的降低
C.商品经济的繁荣D.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词从士大夫的樽前开始走向市井,成为士大夫文人与市井细民共同享受的娱乐性技艺——小唱。这反映了宋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文人化B.平民化C.职业化D.自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该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崛起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324年,元泰定帝元年八月,“绘帝师八思巴像十一,颁各行省,俾塑祀之”。关于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理解正确的是
A.八思巴受成吉思汗委托创制而成B.为拼写蒙古语所专用
C.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D.为畏兀体蒙古文的形成奠定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