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韵文化,赓续千年

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宋韵文化产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体现了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王国平《研学宋韵:关于宋韵文化的思考》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宋韵文化“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的理解。(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合理,论述逻辑清晰。)
2 . 宋代书法在风格上充分展现了当时时代的特点,自由潇洒,颇多趣味。但令人遗憾的是,自宋代以后一段时间的书法仿佛丧失了活力,书法的风格“中规中矩”,不再如宋代书风那般充满趣味。而到明代中期之后,文人志士则使得宋代书风再现于世。这些变化
A.深受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B.体现古代士大夫多元的艺术追求
C.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D.使古代的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2021-09-27更新 | 116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496次组卷 | 6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族官员由于仕途渺茫,他们的文学修养无用武之地,于是他们将精力转移到文学创作上来……杂剧和小说在元代的兴起,不仅说明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是何等强大,同时也反映了在蒙古人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没落。”由此可知,元代(     
A.政治环境变化促进了文学发展B.杂剧和小说是新创文学形式
C.传统儒家文化受到统治者打击D.士大夫阶层的社会地位低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开始,佛教把关羽当做崇拜的神祇,至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则把关羽塑造成一位因县令贪赃枉法而为民除害的忠臣义士形象,而不是神圣高尚。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     
A.顺应了市民对世俗文化的需求B.凸显了文学作品强大教育功能
C.体现了元代佛教文化未受重视D.确立了程朱理学的主流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该词作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分裂,战乱频繁B.土地兼并,矛盾激化
C.政治黑暗,民不聊生D.政局动荡,藩镇割据
7 . 蹴鞠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白居易在《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中就描写了洛阳市区“上苑”“中桥”一带市民蹴鞠的情形;宋代《东京梦华录》中亦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的记载。据此可知(     
A.蹴鞠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欢迎B.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
C.体育活动丰富文学创作题材D.经济发展助推市民文学进步
8 . 如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2017-08-04更新 | 2376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宋时,参知政事薛居正奉命监修《五代史》时指出,梁末帝未能识别奸伪,缺少能臣善吏辅佐,是导致国家灭亡的重大因素。范祖禹在编修《唐鉴》时,深刻评论唐代三百年间的治乱兴衰,在当时和后代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这表明,北宋史家(     
A.以强烈的忧患意识积极编修当朝史B.受社会政局影响调整史学思想
C.以理学思想指导官方史书的编写D.具有以史为鉴、以史资治的修史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史学家陈邦瞻认为中国历史出现了三次历史大转变。从远古至战国时代是第一次大转变,由汉代至唐代是第二次大转变,从唐代至宋三次大转变。三次大转变开启了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路向,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思想变迁、风尚习俗等内容进行新旧交替,成为中国历史巨大的改革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唐宋变革观的研究和审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请选择-次历史大转变,谈谈你对这次大转变的认识。(要求:史实明确,表达清晰,逻辑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