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324年,元泰定帝元年八月,“绘帝师八思巴像十一,颁各行省,俾塑祀之”。关于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理解正确的是
A.八思巴受成吉思汗委托创制而成B.为拼写蒙古语所专用
C.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D.为畏兀体蒙古文的形成奠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元话本塑造了另类艺术形象。如《快嘴李翠莲记》中的李翠莲敢于同封建“三从四德”进行抗争;《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酒店主女儿周胜仙的形象中,包含着与封建婚姻相悖离的婚姻观。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瓦解了传统伦理观念B.文学作品蕴含了市民的价值追求
C.统治者文化专制抑制了文学的发展D.士大夫阶层热衷于创作世俗文化
3 . 关于唐宋时期社会的研究,吸引着不少国内外的历史学家,因为唐宋时代是个特殊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放”应为“被”;“软”应为“轼”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幅图所示政治现象之间的历史联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与唐代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民间艺术家元俊、文惟一等创造了无数生动的石刻造像,佛和菩萨形态端庄且具有士人气息,供养人、力士夸张有度,各有特征。经变故事造像中,大多是现实生活的片段与劳动生产的场景,朴实健康、微妙入神。据此可知,宋代雕塑艺术
A.以佛文化为创作题材B.兼具人文情怀和世俗化特征
C.回归自然追求艺术的本真D.主要代表集中在乡村艺人间
5 .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唐诗与宋词B.彩陶画与汉赋C.元曲与小说D.楚辞与文人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朝统治者规定“不以文字罪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不仅有助于士人们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
A.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B.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
C.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D.理学抛弃儒学禁锢思想
2021-01-15更新 | 181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宋辽并立期间,杨业率领杨家将保家卫国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在辽国古北口有纪念杨业的“杨无敌庙”,宋朝民间将杨家将故事演义得更加丰富。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之间战争异常惨烈B.理学成为宋辽的官方哲学
C.杨家将逐渐被民间神化D.忠烈节义受宋辽民间推崇
2021-01-06更新 | 237次组卷 | 16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该图反映作者的情怀是
A.寄情山水,超然物外B.感慨时局,忧思家国
C.精研画艺,追求卓越D.怀念过去,自我感伤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时期,绘画进入商品市场,使绘画艺术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统治者“重文轻武”,边陲未定却安享“太平”,咏歌文藻,游娱翰墨,帝王、贵族对文化财富欲求达到极致。在沿袭五代设立专门绘画机构的基础上,北宋对画院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增加画院的人员编制,其次在太学中创设“画学”,画院根据画师的考试成绩,分别授予他们各种职街。为了提高画师的技术水平和增加多方面的艺术修养,画院规定了一套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将“画学”按题材分为佛道、人物、鸟兽、山水、花竹和屋木等六门,还设置了“说文”“尔雅”等辅助课程。画院踏实、严谨的画风,工致、优美的格调,清新、隽永的意境,对今天的创作也能提供借鉴,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摘编自陈可《绘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画院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画院体制改革对绘画发展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