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偏安一隅的南宋,只有“残山剩水”?

【材料】宋南渡后,山水画“边角之景”兴起。与北宋的全景山水相比较,“边角之景”特立独行,马远、夏圭将其推至南宋时期的主流风格。

马远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统治者的偷安和金的加剧侵略,使他内心痛苦而无奈,此时,他常常借助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心情,通过山水来抒发胸中逸气,在画作中皆体现在通过画面的点景人物,把观者的目光引向辽远开阔的空白空间,发人深思。

马远的山水画线条刚劲,构图简洁,对景物概括提炼,特写一角,留下大片的空白,但画面不显空洞,意境深远。这一点在他的《寒江独钓图》中得到充分展现。

夏圭的《溪山清远图》在空间方面,以加大浓淡、虚实、对比度、繁简等进行空间拉大,使得其感受更自然、真实。与当时其它山水画比较,这幅作品在遵重视觉直觉上,放弃了很多传统的经验,同时将传统的经验揉和,与以往其它作品有所差异。

——据钱珂《南宋山水画“边角之景”探析》、《偏安一隅的南宋,只有“残山剩水”?——〈溪山清远图〉》等


【评析】
明代郭纯认为:“是残山剩水,宋僻安之物也,何取焉?”
有学者认为:“残山剩水”隐喻南宋偏安是后人的附会,从绘画艺术的角度理解,应为一种绘画风格的转变,甚至是一种对北宋山水画的批判或叛逆。
当代李霖灿认为:夏圭《溪山清远图》的构图方式,是中国山水画的有机生长与发展,不必然与政治画上等号。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三位学者关于南宋山水画的看法。
2024-01-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宋代两幅画作及相关评析。据此可推知这两幅画都


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南宋·林椿《果熟来禽图》
评析:带着些许佛缘,融入道的清幽,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创造出意象境界的典范之作。评析:小鸟的动态、果实上的斑痕生动逼真,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A.具有写意画的特征B.开风俗画创作先河
C.体现世俗化的趋势D.受到理学思潮影响
2021-01-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认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内藤湖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政治上的变化。唐宋政治上的变化主要是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第二,经济上的变化。由于唐宋处在实物经济结束时期和货币经济开始交替之际,其间货币的形式和名称自然发生变化。第三,文学上,宋词等文学形式,不再以包含典故的古语为主而变为以俗语自由地表现。文学曾经属于贵族,从此变成为庶民之物。

——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根据材料及所学,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试对材料观点进行评析。(赞同、质疑、反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 . 某一著名书画家评述其好友的书法“少时规摩徐会稽,笔圆而姿媚有余;中年喜临写颜尚书,真行造次为之,便欲穷本;晚乃喜学李北海,其豪劲多似之”。该评述的对象是
A.李斯B.王羲之C.张旭D.苏轼
2020-07-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以水磨为主题的绘画兴盛于五代。下图《闸口盘车图》为画家卫贤于宋初绘制,描绘了河旁闸口的磨面作坊、堂屋和商船。对此画评述准确的是
A.面对战乱有感而发,寄托了作者的理想B.目的是详记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应用
C.将“格物”精神用于绘画,写实而严谨D.是再现当时生产和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