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民间通俗文学得到空前发展。对于宋元话本小说的出现,鲁迅这样评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宋代话本小说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以文言文为文学语言的传统,在中国小说史上首次将民间的语言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此外,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不再以非凡人物为主,而是以平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亲民化的标志。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方式后来成为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

——摘编自任莹《宋元话本小说的文体形态与繁荣经济下的市民文化》

材料二   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在深刻地改变社会结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风气及生活状态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选择较以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得明清社会的民俗生活空间得以不断拓展而变得非常广阔。话本小说创作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了十分繁荣的局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优秀话本小说集基本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摘编自张俊福《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之民俗性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话本小说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宋元时期和明末清初话本小说发展的共同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文史学家刘大杰指出:“宋代小说最可注意的,并不是这些用文字写成的志怪与传奇,而是那些出自民间的白话小说(话本或平话)。”宋代小说发展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B.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动
C.市民阶层的逐渐崛起D.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2023-12-19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元杂剧与以往纯文学创作最大的不同是作家个体无法独立完成。因为剧本只是杂剧艺术的一部分,作家必须与艺术家通力合作,通过唱念做打的舞台表演,符合观众审美,才能实现其完整过程。据此可知,元杂剧(       
A.与实践结合紧密B.是早期白话小说
C.作者都来自民间D.深受理学的影响
4 . 下图为南宋李嵩的《货郎图》,图中描绘了货郎担周围的儿童和母亲们的精神动态、货郎担上用品的丰寓、大狗和小狗烘托的热闹气氛,呈现了乡村商贩经营的真实情况。该绘画作品(     
A.注重伦理秩序B.强调个性的表达
C.追求写意风格D.具有平民化倾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仁宗年间《新唐书》修成不久,随即就有吴缜的《新唐书纠谬》问世,指出欧阳修、宋祈之作新书疏于考证。稍晚,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也以相当多的条目对比新旧两唐书,指出新书“为观者甚少”。这说明宋代(     
A.重史的传统影响文人行为B.官方与民间在修史上对立
C.官修史书普遍缺乏公信力D.政治氛围有利于学术发展
2023-04-04更新 | 441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北宋中晚期,褪去浮华的极简主义孕育在定窑瓷器的刻花、构图、纹样之中。重莲瓣纹代表君子的气节和风度,作为佛教文化的代言而被广泛使用;其刻花装饰有别于前期的浮雕形式,独具一格;尚简素雅的印花图案自然严谨,活泼生动。这些现象(     
A.体现出了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B.显示出文化交融推动艺术的多样
C.成为宋代理学产生的历史根源D.促进中国文化和外来文明的发展
2023-03-13更新 | 47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中、太原市师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分班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虽然沿袭旧朝,设立了三省机构,但它们却并无实权,仅仅作为一种象征,而以他官判省事,即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在制度建设上,宋代统治者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助手,对宰相构成了一定牵制;建立枢密院、三司、审官院等机构,将军队调动、财政权和人事任免权从宰相手中夺走;此外,还有台谏官员对宰相一言一行进行监视,防止宰相之间出现政治小集团,威胁皇帝的统治。

——摘编自李正中、李景盛《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   宋代城市中日益庞大的手工业者、店员、小商贩、商人、妓寮、艺人等等,已是一股强有力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经济活动的同时,要求符合他们口味的娱乐活动。俗词、话本、戏曲、杂剧等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蓬勃发展,展示的大多是城市市民的生活画面,描绘的也大多是市井风情、男女爱情等世俗生活。话本《碾玉观音》中,王府丫鬟秀秀和碾玉匠崔宁,几经磨难,走到一起,开了一个碾玉铺,过着自食其力、心满意足的生活。他们不期望读书做官,光宗耀祖,也不像农民广置田地,厚积家财。这种开玉铺自食其力的生活,更带有浓厚的“市民”色彩。

材料三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宰相制度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朝文学及社会的新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B.士人阶层审美情趣的提高
C.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D.文艺商品化、世俗化趋势
2021-12-29更新 | 326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