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宋神宗时期,司马光编成了一部通史巨著。宋神宗读罢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最终该书定名为《资治通鉴》。这说明《资治通鉴》的编写(       
A.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B.注重史学的现实意义
C.具有制约皇权的动机D.体现了崇文抑武方针
2 . 宋以前,文言小说多用书面化的语言,简洁典雅,含蓄蕴藉;至宋代形成的话本则多口语化,直白俚俗,生动活泼,甚至在部分人物对话环节直接使用白话以绘声绘色、毕现声口。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文学重心出现下移趋势B.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C.社会文化素养不断提升D.通俗文化成为社会主流
2023-07-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生于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双井村。双井黄家是当地的世家望族,据族谱记载,黄家在庭坚前四代中就有9人官至司徒、光禄大夫等。黄庭坚“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1058年跟随舅舅李常出门游学,博览群书,研读百家经典。1067年考中进士,“知太和县,以平易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曾书写《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作为为官信条。元丰八年(1085年),供职史官,参与主编《资治通鉴》《神宗实录》。1095年,黄庭坚被贬至巴蜀黔州,他在当地筑桥铺路,开办私塾,写诗作词,研习书法,将篆书与隶书的笔运用于行草书,创作出中国书法史上最长的经典长卷《廉颇蔺相如列卷》,与蔡襄、苏轼、米芾并称为“宋代书法四大家”。黄庭坚一生留下两千多首诗歌散文,在被贬至戎州时,写出了著名的《鹧鸪天》。崇宁二年(1103年),黄庭坚被流放宜州(今广西宜山),两年后病逝。后南宋高宗以黄庭坚16字《戒石铭》为标准,要求各州县刻石并设置在州县官员座右,两宋及以后《戒石铭》遍及各州县。

-摘编自《宋史·黄庭坚传》


(1)根据材料,概括黄庭坚的政治及文化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黄庭坚能作出诸多贡献的原因。
2023-07-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