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生计和生存的状况,民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的政治主张不是从历史上抄袭过来的,而是性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有下列各项;第一,给民以“恒产”;第二,赋税徭役有定制;第三,轻刑罚;第四,救济穷人;第五,保护工商,孟子的先王之道就其内容而论,与时代的要求相合拍,具有现实批判主义精神。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初,定令又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敞。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敬,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帝善之,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三: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就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也就是精神娱乐消费。宋朝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子的思想主张,分析孟子政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宋代直接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科技成就,简析促使这一时期“市民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
2022-07-04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现存最早的“囊宇图”是南宋石刻《华夷图》,该图绘制范围东抵朝鲜.西 至葱岭,北达长城以北,南到南海和印度洋,对于中华以外的地区绘制极为简单。明洪武年 间的《大明混一图》描绘范围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至爪哇,北抵蒙古,但其中明朝控制的 区域位于地图中央,且不成比例地占据了绝大多数面积,其它地区只是被填塞在地图的角 落之中。明末的《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已绘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 南极,标绘了经纬网和部分国家的名称,但图中明朝疆域极大,而南、北美洲和南极的形状 被大幅度剪裁、缩小、扭转甚至变形。

——摘编自成一农《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兼论地图的功能和目的》        

材料二   1886年.《帝国联盟:表现1886年英帝国幅员的世界地图》在英国伦救的 《绘图》杂志上刊出。该图采用对于角度和方向定位最为准确的墨卡托投影法绘制,重点突出的是英国的全球殖民地,以及各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紧密的物质联系。地图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中心,用同色标涂英国本土及英属殖民地,包括加拿大、英属西印度、西非、南部非洲、英属印度、英属海峡殖民地、澳大利亚和断西兰。另外还标注了英国掌控的要塞及港口,如中国香港以及1885年刚刚占领的朝鲜巨文岛。各殖民地之间由横跨三大洋的航线紧密连级。地图周围环绕装饰图案,在地图下方,象征着英国的不列顿尼亚女神手持 三又戟和“米”字盾牌,端坐在象征整个世界的球体之上,女神两旁环伺着来自各殖民地的土著、奇珍和代表性动物。

——捕编自宋念申《地图帝国主义:空间,殖民与地球规治》

材料三 甲午战争以后,地理学和地图学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1903年武昌舆地协 会出版的《中外舆地全图》,被列为“大学堂审定中等课本”。1904年,为配合中小学“最新 教科书”的编辑与发行,商务印书馆先后译印《西洋历史地图》《减寰全图》《万国舆图》等教学地图,颜受当时中小学教材市场的欢迎。1909年出版的《世界新舆图》更是一改晚清以来以北京为零度经线的传统做法,将国际公认的本初子午线作为起点,受到当时知识界 的广泛关注。地图出版物普及于普通知识阶层,成为得风气之先的文化政治符号。

——摘编自李鹏《清末民国商务印书馆地图出版述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时期“寰宇图”发展历程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地图绘制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中国刊印世界地图的意义。
2024-05-07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

材料一   雕版印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五代后期已经相当普及,主要表现为:民间刻书规模日益扩大、刻书门类广泛,但都是有关佛经、字书、历书之类社会杂书,而没有正统(官修)经典、正史书籍。那时国子监科考都是用的抄写本,将儒家经典雕刻在石头上,供人们阅读、传抄、拓印和校正。至后唐长兴三年二月,政府批准中书门下关于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的奏请。“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仔细看读,后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雕版刻印儒家经典,也是政府对印刷术的第一次利用。

——摘编自王志国《五代国子监刻书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初兴于唐、五代的雕版印刷,终于在两宋之世大放异彩,迎来了中国雕版印刷业的黄金时期。宋代文豪苏轼曾云:“余尤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汉书》《史记》而不可得,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转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共同构建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出版意识。宋代出版业既包括文本的出版,也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技术等内容。如纸张、墨、书法、刻工、雕刻技术、印刷技术、作坊生产流程、书价、图书发行、版权保护、图书广告等。图书的普遍生产、流通与阅读成为整个社会一种共同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空间”。

——摘编自田建平《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代雕版印书的新变化及其对图书事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书籍出版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961年,北宋天文官员王处讷制出新历,宋太祖亲自作序,命为《应天历》;981年,王处讷又献新历20卷,被升为司天监。984年,黄河决堤,刘吉主动请缨治理,在实践中摸索出新技术堵塞决口,得官爵与丰厚的物品奖赏。1076年,朝廷规定太医局轮流派人到各行政部门医治病患,年末根据诊治过程和治愈率进行赏罚。1088年,宰相苏颂组织创制水运仪象台的过程中,不拘一格,把职位较低却在天算方面具有杰出才华的韩公廉直接选拔到创制小组。                      

——摘编自萨日娜《中国古代如何鼓励科技创新》

材料二 宋代的科技成就,在不同科技领域的表现有所不同。比如,中国的畜牧养殖技术在唐以前已经成熟,到宋以后就没什么进步了。在有些科技领域,宋代则处于历史顶峰,不但远超汉唐,也胜过明清。当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赖于前期知识的积累。比如,宋代发明了水转大纺车,但明清的纺车更先进。但是,如果在某些领域能有一些突破的变革,它的意义也是非常大的。宋朝正是这样一个发生变革的时代,它在造纸技术等关键领域出现了突破性变革,影响了中国科技史的走向;特别是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三大发明”在宋代完成,更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                                        

——摘编自何勇强《宋代科技成就的历史地位刍议》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府奖励科技发展的措施。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023-05-05更新 | 38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