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少数民族文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阿保机以前,契丹没有文字,“刻木为约”。920年,阿保机命耶律突不日等始制契丹文字,采用汉字加以简化或增添制成。至于辽对外的正式公文,朝廷的诏令奏议,对中原的一切国书等,都一律使用汉文。这一现象说明(     
A.契丹统治阶层重视文化B.契丹文字发展速度加快
C.辽和中原文书来往频繁D.少数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260年,忽必烈命吐蕃高僧八思巴创制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并要求新字母能拼写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1269年新字颁行使用,除皇帝的诏旨和一切国家颁发的文告法令、钞币等一律使用新字外,还用来翻译汉文的经、史等文献。据此可知,忽必烈推行新字的主旨是(     
A.适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B.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C.开启蒙古族推进封建化进程D.提高蒙古语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辽宋夏金时期,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见下图)。这些文字体现了
A.民族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B.宋朝实施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C.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借鉴吸收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021-06-04更新 | 1091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