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少数民族文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夏文(如图),又名河西字、番文等,是元昊命人参照汉字的“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等),采用合成法创制的记录党项语言的文字。据此可知,西夏文字(     
A.借鉴模仿汉字字形B.加强了西夏的统治
C.是民族沟通的工具D.是民族交融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阿保机以前,契丹没有文字,“刻木为约”。920年,阿保机命耶律突不日等始制契丹文字,采用汉字加以简化或增添制成。至于辽对外的正式公文,朝廷的诏令奏议,对中原的一切国书等,都一律使用汉文。这一现象说明(     
A.契丹统治阶层重视文化B.契丹文字发展速度加快
C.辽和中原文书来往频繁D.少数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260年,忽必烈命吐蕃高僧八思巴创制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并要求新字母能拼写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1269年新字颁行使用,除皇帝的诏旨和一切国家颁发的文告法令、钞币等一律使用新字外,还用来翻译汉文的经、史等文献。据此可知,忽必烈推行新字的主旨是(     
A.适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B.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C.开启蒙古族推进封建化进程D.提高蒙古语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契丹国建立后,耶律阿保机虽然仰慕汉文化.也会说汉语,“然绝口不道于部人,惧其效汉而怯弱也”,并积极推动创制本民族文字。据此可知,耶律阿保机创制契丹文字意在(     
A.推动边疆民族交融B.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C.增强本民族凝聚力D.缩小南北文化差距
2023-05-21更新 | 500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金章宗(1168-1208年)在《女史箴图卷》中的题跋。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选项表述的准确性进行判断,选出准确选项(   
   
A.反映出“大定之治”的鼎盛B.金未能创制出本民族文字
C.此时的书法成为一门艺术D.其书写的风格近于宋徽宗
2023-05-08更新 | 35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元朝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时代,《辽史》《宋史》《金史》由多民族史学家共同编修;儒家经典著作译为蒙文出版。蒙古、契丹、女真人中涌现大批汉文著述家,西域各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传播。这些史实说明,元朝(     
A.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进程B.开创运用少数民族文字编修史籍先例
C.儒家学说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D.促进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趋国际化
2023-04-16更新 | 631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教科院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墨锭是文房四宝之一。图为金朝人使用的某一墨锭上的图案。图中女真文字内容出自《尚书》,意为“明王慎德,四夷咸宾”。这(       
A.反映了当时民族交融的状况B.证实了科举制在北方的推广
C.显示了“大定之治”的繁荣D.说明了金朝民众文化水平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把握核心词语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与“藏传佛教高僧”“拼音符号”“译写一切文字”等核心词语相关联的古代文字是(     
A.西夏文字B.契丹小字C.八思巴文字D.女真文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许倬云在《说中国》一书中指出:“辽和西夏的知识分子所接受的教育,是中国(中原)传统的典籍。从他们的著作看,水平也不低下。辽与西夏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借用汉字部首来书写拼音文字,辽文(契丹文)还有大字、小字两种文字,各有特定用途。”这可以用来佐证这一时期(     
A.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B.少数民族政权的高度完备
C.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高度发展D.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所示为党项人骨勒茂才编写的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番汉合时掌中珠》(局部),书中每则词句分四列编排,第一列西夏字为第二列汉字注音,第二列汉字与第三列西夏字相互注义,第四列汉字为第三列西夏字注音。此书的编印(     
A.促进了汉文化在西夏的传播B.表明西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
C.缓和了宋朝与西夏间的矛盾D.意在彰显西夏文化的独特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