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勋贵服饰上的九章花纹如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等昭示着慈善、仁义、玉洁、济养和智勇。庶民儒生束发网巾、戴的帽子被雅称为“一统天下”“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这些服饰都(       
A.呈现了浓厚的等级观念B.追求“天下为公”的理念
C.体现了“大一统”的意识D.具有伦理政治化的倾向
2 .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2023-04-12更新 | 324次组卷 | 12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材料二 明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夫妻两口。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不到十年,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三 明成化年间,“居民附集,商贾渐通”。至嘉靖时,“居民百家,锦绫为市”(嘉靖《吴江县志》)。“入清,丝绸之利日扩,南北商贾咸萃焉,遂成巨镇。”(同治《盛湖志》)

﹣﹣《盛泽镇志》

材料四 (盛泽)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五 (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

﹣﹣乾隆《吴江县志》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2)材料二中施复夫妇的身份有何变化?表明明朝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和四反映了盛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属于哪种类型的市镇?
(4)材料五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在明清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
2023-02-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朱元璋要求乡里选人每月六次在道路上摇铃唱六句话:“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其目的是
A.传播儒学,优抚老弱B.地方自治,缓和矛盾
C.宣讲乡约,监察地方D.教化乡里,警醒世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2019-01-30更新 | 2914次组卷 | 4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2019-01-30更新 | 2808次组卷 | 3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7 .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2018-12-01更新 | 2792次组卷 | 113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9 .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C.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D.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2018-09-05更新 | 57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