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2021-06-13更新 | 9471次组卷 | 4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浙江海盐县,隆庆时人钱薇说:“邑城南境人以钱为租,地每岁八百,肥者千。”在松江地区,嘉靖、隆庆年间,大学士徐阶在华亭县岁租银九千八百余两。这反映出,当时江南(     
A.政治黑暗民不聊生B.农民人身依附松弛
C.地方收入逐渐增加D.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3 . 据《土司底簿》记载,明代的土司实际上是世袭的,但新土司向朝廷请袭时“必以并无世袭之文上请”,而皇帝圣旨上也必定写上“姑准任事,仍不世袭”等话。明廷这一做法(     
A.实际上放松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B.消除了土司制赖以存在的基础
C.不利于改土归流政策的广泛实施D.维护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朝前期,在对西南地区的治理中,形成了中央政府委任的官员与士绅、少数民族首领共同协作,“编立保甲,查缉匪类,逢望日宣讲上谕,以兴教化”的机制。从这一现象中可知(     
A.清朝前期的施政重心是开发边疆地区
B.改土归流有利于西南地区稳定与发展
C.清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拓展了疆域
D.保甲制度加剧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动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初期为了在藏区推行各政治、经济制度,借鉴元对藏区的统治经验,分别设置了河州卫、朵甘卫、乌思藏卫,后升级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和“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官员均由当地政教首领担任,但归中央政府任命。这一做法(     
A.强化了朝廷对西藏地区的管理B.重在承继元朝的行政管理体制
C.表明明代卫所制度的普遍确立D.为国家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中后期,北部边疆形势日益严峻,蒙古骑兵时常袭扰劫掠边地。1571年,明朝与鞑靼俺答汗终于达成和议,册封俺答汗等,恢复通贡关系,并同意蒙古人在大同、宣府等边镇与汉族互市贸易,听边民自相贸易。此后,“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戈”。这可用于说明(       
A.经济交流是蒙汉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B.明朝边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C.蒙古草原地带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D.明朝树立起中央政府的权威
7 . 俺答汗对明朝将领王崇古表示:“天子幸封我为王,藉威灵长北方诸酋,谁敢不听?誓永守北边,毋敢为患。即不幸死,吾孙当袭封,彼衣食中国,其忍背德乎?”上述材料说明(     
①归顺朝廷有助于稳固俺答的权位       ②俺答衷心认同于明朝臣属的身份
③册封的礼仪和事务由理藩院掌管       ④经济交流能够促进边疆地区安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03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建立之初,蒙元军队退守蒙古,这严重影响着明王朝的国家安全。面对倭寇的侵扰,明王朝并无多余的精力应对。对此,朱元璋只能通过一系列的禁海措施,以削弱倭寇的实力。这反映出明初(     
A.国家主权遭到殖民者侵犯B.禁海政策导致倭寇犯边
C.国家战略中心在内陆边疆D.统治者的海洋意识浓厚
9 . 《明会典》卷三十七《茶课》中载:“盖西边之藩篱:莫切于诸番,诸番之饮食,莫切于吾茶”,所以要“严法以禁之,易马以酬之”,就可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在明朝统治者看来,茶马贸易(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B.扩大了明朝的统治疆域
C.利于维护大一统政治统治D.巩固了传统的宗藩秩序
10 . 据明代官方实录记载,永乐二十一年(1423)十二月,龙潭、忠峒、容美等土司“各遣人贡马,贺明年正旦”。正统六年(1441)四月,由于忠峒安抚司等土司未能在上年的圣节、冬至及当年的正旦向朝廷朝贡,招致朝廷“俱合问罪”。这些记载旨在(       
A.提升土司群体的政治地位B.优化对各民族地区的治理
C.凸显中央王朝的政治权威D.强化内陆边疆一体化策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