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所示,明初朱元璋分封诸王时,宗藩分布于全国各处战略要地。明中后期,藩王则主要就封于物产丰富的河南与湖广地区。据统计,有明一代就藩的50位亲王中,12位在河南,19位在湖广。这反映了明代(     

             明代初年藩王分封示意图

A.分封宗藩的目的有所调整B.统治中心的变化
C.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D.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3-03-30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县市区省级示范高中温德克英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朝平定云南后,在西南边疆逐渐建立起一套“内边区”与“外边区”差异化的边疆行政区划和管理模式,并对云南外边政区实行军管性和羁縻性的统治。这些举措(     
A.导致中央集权的弱化B.体现了行政管理上的灵活性
C.导致西南边疆陷入混乱D.违背了当时的国情
2023-02-09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朝推行“开中制”,该制度规定,商人可通过响应政府要求将粮食或其他军需物资运至北方边疆来获得“盐引(进货凭证及销售许可)”,史称“以粮换引”;然后凭“盐引”到政府指定的盐场取货,并在政府指定的地区销售。据此可知。“开中制”的实行
A.缩小了区域经济差距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威胁了国家经济安全D.促进了战略物资流通
4 . 有学者认为:“对于永乐帝而言,迁都北方还有他个人的因素,即他所背负的超越忽必烈的宿命。他所承担的使命并不是单纯的对北方边患的消极防御,而恰恰是积极完成中华与夷狄的统合。”据此可知,明朝定都北京
A.彻底解除了北部边疆的统治危机B.达成了永乐帝个人的抱负
C.有利于形成多民族国家治理模式D.标志北方各民族开始融合
2021-05-08更新 | 703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644年紫禁城史无前例地出现过三个皇帝。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外城后,明思宗于4月25日自缢殉国。6月3日李自成举行登基大典,但第二天就退出北京城。6月5日多尔衮率清军进占北京。10月30日,清顺治帝行定鼎登基礼。以上史事相关的正确结论是(     
A.李自成登基标志着大顺政权建立B.明思宗自缢标志着明朝灭亡
C.顺治帝定鼎标志着清朝开始建都D.多尔衮入京标志着清朝统一
6 . 有学者指出,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多持“华夷之分”的论调,并对旧时政治展开激烈批判和痛苦反思;雍正时期则逐渐转向维护封建道德秩序。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外患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C.士大夫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D.统治者对政权合法性的成功塑造
2022-07-06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电。军屯即戍卒屯田,战时征讨,闲时耕种。商屯是政府鼓励商人运送粮米到边塞,并发放商人“盐引”,到食盐产地支盐售卖。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此,明代中后期,朝廷(     
A.变革土地制度缓解统治危机B.扩大边境贸易补充军粮不足
C.厉行闭关自守政策强化统治D.面临严重的财政和边防压力
2024-01-24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初在辽东地区(东抵鸭绿江,西抵山海关,北抵开原,南达旅顺口) 大力兴建城镇,由此辽东地区城镇迅速发展,但辽东以外地区的城镇极少,几乎没有一座成规模的大中型城市。明政府这一布局的战略意图是(     
A.延续前朝民族政策B.维护明朝政权安全
C.促进边疆经济发展D.防范各地农民起义
2024-01-23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便在东南近海地带修建诸如营堡、墩台等各种军事设施,从北至南,绵延分布。嘉靖时期,戚继光率领军民“沿海筑墙,间设烟台,自淮东至于广西,无不如是”。这反映出明朝(     
A.中央集权的加强B.以邻为壑的心态
C.长城体系的延伸D.海防意识的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明穆宗给俺答汗下诏说:“朕惟天地以好生德……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育于宇内也。”由此可知,明朝中期民族政策(     
A.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B.消除了民族差异
C.开拓了明王朝的版图D.首创了册封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