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初严禁私茶出境贸易,由政府垄断经营,并设立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机构——茶马司。明太祖曰:“巡禁私茶之出境者,朕岂为利哉,制驭夷狄,不得不然也。”可见,明朝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A.加强对边疆的掌控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扩大国家版图范围D.管控民间经济贸易
2 . 明朝前期,中央为强化边疆治理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在东北,对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并在黑龙江流域设置机构对其进行管理。这个机构是(       
A.乌里雅苏台B.乌思藏都司C.奴儿干都司D.澎湖巡检司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的疆域范围在历代统一王朝国家中不算广阔,但其采取的移民实边、兴办学堂、开设科举等积极的边疆治理举措,取得了较大成功。就移民实边来说,据历史记载,移民云南的便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派遣大亚的驻军到边疆就地屯垦屯耕。战时拿起刀枪御敌,平时举起锄头种粮,不仅筑起了一道边防防线,也使曾经的不毛之地留下了万顷良田。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材料二   自康熙至道光,台湾府、厅、县志修成且保存至今21部,另有私人纂修志书多种。其中,有关台湾收复后社会变化的记载随时间推移而增多。如乾隆年间《重修凤山县志》记载台湾由“不粪种”“种植后听其自生,不事耘除”,到“生齿日繁……勤耘耕、浚沟洫,力耕不让中土”,而雍正年间《台海使槎录》等志书亦载台湾少数民族从“无田器”,到“耕种加牛车犁耙与汉人同”,以至“礼节近亦渐学汉人”,“骎骎乎有中上之习”。

——摘编自柳浪《清朝台湾地方建置与方志编纂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清移民实边在边疆治理中的历史作用,若将材料一作为史料用于边疆治理研究有何局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台湾收复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3-12-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交往成为历朝统治者巩固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藏族地区的相关表述,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②封授当地首领法王称号
③和亲会盟,促进汉藏友好关系④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A.③④①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①③④②
5 . 清朝入关前,皇太极就命人翻译《孟子》等儒家经典,注重提高汉族官员的政治地位,给予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力。这些做法(     
A.体现了因俗而治原则B.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C.扩大了清朝统治基础D.恢复了科举取士制度
2023-12-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吉林长春·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明代政府所制作的茶马互市金牌信符,它是以茶易马的专用凭证。此金牌信符可以说明明代(     
信符正面书“信符”二字;背面上面书“皇帝圣旨”,下面左边书“合当差发”,右边书“不信者斩”。
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B.地域商人群体形成
C.全国商贸网络出现D.互市贸易管理严格
2023-12-16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历史悠久,其成为王朝都城始于(     
A.金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8 . 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明朝初年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设置较多卫所,屯驻军队。这些卫所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A.防范蒙古人南下B.抵御英国的殖民扩张
C.抗击倭寇的侵扰D.配合郑成功收复台湾
2023-12-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开始实行“金牌信符制”,即通过发放金牌信符,确定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纳马予茶关系,三年为一周期,可以茶50万斤换马1万多匹。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实现了对边疆直接管辖B.推动了民族间经济交流
C.提升了边境治理的效能D.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明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明朝在南部边疆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列举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至少两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边疆治理的措施。
2023-12-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