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雍正起居注》中记载:“朕将内制皮匣发于诸臣,令其封锁奏达。盖取坚固缜密,他人不敢私开也。”这表明清雍正朝实行了密折制度,大臣亲笔书写后放入雍正颁给的带锁皮匣,并派亲信送往京师,直达御前。据此分析,密折制度(       
A.避免了朝廷决策出现失误B.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取缔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D.削弱了内阁丞相行政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十年以前谕旨的发布多为“谕内阁”“谕大学士”等,而十年后则常是“谕办理军机大臣”,且次数远多于“谕内阁”的次数。这些变化表明,雍正时期(     
A.军政问题已成国家主要事务B.内阁被剥夺了谕旨的票拟权
C.中枢行政运行机制发生调整D.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决策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朝中期,军机大臣曹振镛历经乾、嘉、道三朝,官运亨通,谥号文正。清人笔记中记载:“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该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官僚队伍的腐化B.皇权专制的强化
C.社会风气的败坏D.文字狱的常态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指出,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汉代染织工艺、刺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到汉末,中国陷入了分裂、动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民族间的交流、交融是十分普遍的,最终有些民族也融入了汉民族,期间各族服饰之间的交融也是必然的。以后的宋儒朱熹也说:“今之公服,乃夷狄之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史料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旧唐书·舆服志》)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数百年以后,由满族贵族建立的清王朝,从一开始就以剃发改装作为政治统治与压迫的手段,经过一段时间的严酷措施和强行实施,终于使汉人男子剃发,蓄上了辫子,穿上了满装。这是中国服装史上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服饰变革。正是由于这次服饰变革,使满族的服饰形式成为中国服饰的主流,满清的服饰长辫 、马褂、凉帽也成为大多数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服饰。

——肖玲玲《中国古代服装变革路》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古代服饰的变革情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古代服饰变革的主要因素。
2020-04-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2019-08-23更新 | 828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2019-05-04更新 | 284次组卷 | 4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