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官话”并行并不断演变,折射着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官话发展演变趋势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官话发展演变的认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的构成因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以血缘划分居民改变为按地区划分居民,按照一定行政区划进行管辖,是国家政权产生和臻于成熟的必然措置,没有行政管辖,国家就不具备存在的必要条件。夏、商曾经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又调整为九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分级的行政管辖,其特点都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也意味着地方行政管理逐渐走向完善。从秦代开始,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属郡,并建立起一套从郡县到乡里什伍,层层控制而又十分严密的地方统治网络。秦以后的地方职官设置及管理方式,始终是依据这个基本原则而发展和修订充实的。

——摘编自柏桦《中国古代地方职官设置与管理智慧》

材料二   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将“三北”变成和平的边疆;把横行大草原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拉近了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族的距离,密切了汉满民族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2000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周以后我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趋势及意义。(1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促进清朝前期“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2020-11-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名校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的边疆治理思想主要是在朱元璋时期确立,此后诸帝未有大的变动。与明朝相比,清朝的治边思想及其治策最大的特点在于:前半期积极巩固和经营边疆地区,后半期治边政策中的内收倾向,以及所反映的闭关自守意识日渐凸显,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与明朝集聚重兵防守北方重北轻南不同,清朝防御的重点已经不是以往传统的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而是正在向东扩张的沙俄帝国。另外,明朝前期为了解决元末战乱所造成的部分地区人烟稀少的问题,强制全国性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而康熙中叶以后,清朝人口出现持续空前增长,政府允许农民到人口稀少的地区垦荒种地,这推动了西南边疆的移民活动和边疆开发。同时,明朝统治者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糊而又弹性的边疆观念。而到清朝,尤其是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边界问题渐渐凸显,涉及西南沿边国界的交涉和斗争渐趋尖锐。

——摘编自杨永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思想之比较》

材料二   清前期疆域辽阔,承袭了元明的土司制度和历史上的羁縻政策,并将之因地制宜地加以发展、创新出东北和西北内容不同的军府制度。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到了清前期对疆域及对边疆的有效管控上也基本定型,对之后中国的各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清政府内中国,外夷狄的传统偏见很淡漠,只积极致力于华夷一家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收纳边疆各地,践行完成着大一统的传统治边思想,与此同时,清朝的统治政策也带有局限性,如民族压迫、禁止满汉通婚等。清前期带有中国居天下之中的自大心理,对边疆的统一与治理便是依据这样的理念,只顾内部的管理与防范,在西北和蒙古地区的督促开垦,促进了边疆的经济发展。但是与之前的汉唐等几代相比,清初统治者更多的是着眼于稳定,视发展为其次。这也使得清代时边疆与内地省份的发展并不同步,并最终渐渐落后于内地省份。

——摘编自孙守朋、乔金航《浅论清代前期的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边疆治理策略与明朝相比有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
2023-12-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4 . 中央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三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元朝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材料四自从清王朝入主中原以来,政府创新地方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与治理,使西藏地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杨韩《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治理及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直接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3)与北宋相比,指出材料三中元朝的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政府管理西藏的主要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 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 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转变为重视边疆地区。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 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 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5 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 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