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明朝后期的思想家李贽反对“人欲”与“天理”对立,提出“自然之性乃是自然真道学”,并要求“各遂千万人之欲”。此主张(     
A.体现了对个性自由的追求B.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
C.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要求D.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2023-09-21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借表扬三代治世的清明政治,呼吁提倡普通士人的参政、议政,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等口号。这表明黄宗羲(     
A.倡导个性解放B.提出“工商皆本”C.呼吁反清复明D.抨击君主专制
3 . 乾嘉考据学大师戴震认为“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的这一观点(     
A.批判理学是维护封建秩序的工具B.夸大了封建伦理纲常的现实作用
C.全面否定了程朱理学的道德观念D.体现了古代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
4 . 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一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2)材料二中“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哪些积极影响?
(3)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
5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区分天下公欲与个人私欲的基础上,认为统治者要以民众的公欲来作为天理,而不能将其私欲加在天下人身上,强调要足民之欲。这一观点(     
A.反映了资产阶级诉求B.与民本思想相契合
C.肯定了儒家纲常伦理D.主张废除君主专制
6 . “道德的普遍原则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人们可以通过清除心中诸如物欲之类的蒙蔽……来理解认识道德的普遍原则。”与这一思想契合的是(       
A.“致良知”B.“格物致知”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采用了道、法结合的黄老思想,推动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该思想不利于统治者的治理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奉儒家思想为正统。董仲舒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宣扬天道的精神,主张“大德小刑”“德主刑辅”。

——摘编自成怀洋《中国古代治国经验及启示》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治国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理学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概括其思想的积极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就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8 .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据此可知,他主张(       
A.致良知B.格物致知C.经世致用D.工商皆本
2023-02-2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就斐然的重要时代,下图是该书内容的思维导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自《每日解读诗词·<哈佛中国史6:大清>》


传统观点认为清朝是一个失败的王朝,该书则认为清朝是一个“成就斐然”的时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先明确观点,再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知识,对所选观点进行阐述。
2023-04-0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材料一中“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哪些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