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2024·四川绵阳·二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夫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王夫之生活在明清交替的动荡时代,他极其反对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批评心学注重内省、鼓吹“心悟”的为学路径。强调要以史为鉴,以“求治之资”。他认为“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王夫之还指出了读书的目标和原则,“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特别强调“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观点,表现出了重“行”的倾向。从内在关系上看,王夫之“行可兼知”的观点与我们现代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践出真知”思想具有可通约性。王夫之的学术思想广博精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曾评价他:“先生皆已发之于前,与后贤若合符契。”在王夫之宏大的思想体系中,其有关读书治学方面的思想也是值得重视的,他的治学之道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摘编自黄卉《王夫之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道》

(1)根据材料,概括王夫之有关读书治学方面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读书治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2024-01-14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1)(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3·四川绵阳·一模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元(1635—1740),字易直,河北博野人。出身贫寒,曾学医养家。24岁时,从事教学工作,一直持续五十余年。颜元讲了一段王学,两年后得朱子《性理大全》,改奉朱学。35岁时,思想转变,认为理学空虚无用,非周孔正道,但也反对汉代章句之学,提出以“实”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他批判两千余年来重文轻实的教育传统,他认为教育有“安天下”、“成个性”双重作用。主张恢复尧舜周孔之道,倡导用“三事”、“六府”、“三物”来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颜元晚年主办漳南书院,把书院分为“文事斋”、“武务斋”等六斋,将教育思想付诸实践。颜元认为教人为学要主动,通过练习和实行来获取知识。颜元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下市民阶层的利益,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施克灿《中国教育思想史》

(1)根据材料,概括颜元的教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颜元教育思想形成的因素。
2023-11-02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3)(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