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反映了(     
A.与儒学对立新式思想产生B.儒学正统地位的冲破
C.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D.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2 . 下表所示是明清之际两位学者的观点(部分)。这表明他们
A.践行格物致知的学习理念B.主张因时而变的革新精神
C.推崇通经致用的质朴学风D.批判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
2021-11-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农业进口了许多经济作物,如花生等,并且产生了专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 实现了农业领域的地区分工。明朝中叶以后,在中国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工场中出现了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持续繁荣。一些商业化市镇开始兴起。这些市镇与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从客观上推动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商人群体结成了地区性的商业联盟,称之为“商帮”。

——摘编自王志朋《西方“商业革命”潮流下中国封建王朝发展探析》

材料二   明代中叶以后的商品经济浪潮已经突破了大中城市的局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市民阶层人士变得庞大复杂起来,它包括了商人、店员、贩夫、手工业者、游民、士卒,下级官吏、下层文人等各色人物。工商业者已日益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摘编自王言锋《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学走向》

材料三   明中后期,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凡此,导致明代失去“社会变迁”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创新及技术革新重要基地。

——摘编自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发展“后继无力”的原因。
2024-02-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9-20高二上·浙江·阶段练习
名校
4 . 章炳麟改名为绛(顾炎武初名绛),号太炎,明白宣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孙中山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这说明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
A.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B.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思想
C.具备了近代民权意识
D.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
2019-10-19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黄宗羲曾说:“臣不是君之臣,不能私其一人一姓,出仕乃为天下,非为君;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同时期的顾炎武也说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上述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思想受士人阶层推崇B.理学的内涵得到了延伸
C.君主专制的弊端愈益显现D.封建价值取向发生巨变
6 . 当代学者徐定宝在《黄宗羲评传》中写道“阳明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学’……肯定主体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的性质起着决定的作用,引导人们走出圣贤与经典为中心的章句之学的死胡同,点明儒学伦理精神处于世人自己的心灵之中……在明代中后期的文化思想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据此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A.延续了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批判性思考
B.客观上延缓了儒学世俗化的历史进程
C.摆脱了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中心地位
D.有效推动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新发展
7 . 某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2019-11-22更新 | 137次组卷 | 27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因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义”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摘编自叶自成《华夏主义: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   朱熹著 《四书集注》,加入了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 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纲 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 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摘编自蔡美彪《中国通史》(第七册)

材料三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的变化。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基础。他的思想具有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摘编自肖国华《李赞的“儒学情结”——李贽的民本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对于人际交往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文化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3)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儒家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在融合、创新和发展。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9 . 在儒家传统思想中,道德信念的落实往往需要以人格化的方式进行。正是基于这种观念,明末的阳明后学在各种场合极力展现出对王阳明本人的崇敬和信念。明末阳明后学的这一做法
A.顺应了经济发展要求B.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C.扩大了心学的影响力D.遭到了统治者的打压
10 . 梁启超曾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初)‘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清初思潮的“大反动”从本质上反映了(     
A.传统主流思想的没落B.儒家学说的自我批判
C.近代民主思想的形成D.经世致用思想主流化
2023-10-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