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延续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图所示)。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①第一次热潮根源于生产力进步
②第二次热潮得益于民族间的交融
③第三次热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④第四次热潮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延续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图所示)。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A.第一次热潮根源于儒学的产生B.第二次热潮得益于民族的交融
C.第三次热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D.第四次热潮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3 . 南宋(浙东学派)思想家陈亮认为:“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又提出“仁者天下之公理,而财者天下之大命”、“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与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有明显区别B.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反映
C.与明清浙东学派的主张有共同点D.其义利观与西方智者学派相一致
4 .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夫为政之患,闻古人之效而悦之,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制度应适应时代发展B.不能随意地因革制度
C.重视古制的内在价值D.每代制度都自成系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