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说与戏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种变化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普遍迅速发展B.为了丰富不断发展的文学艺术形式
C.是汉字发展由繁到简趋势的产物D.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6-11-27更新 | 64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黄石有色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代中后期,文士们逐渐抛弃以往那种忸怩作态,开始理直气壮地向乞文者大量索要资财。这一现象表明(     
A.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传统伦理B.文学世俗化趋势日渐明显
C.文人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升D.经济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南北朝时期,观音以男儿身的形象高坐佛教殿堂,大丈夫面相,洋溢着阳刚之气。宋至明清,观音日益女性化,面容越发的亲切,彼时观音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祗,而是充满了人间尘世的韵味。观音造像的变化(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C.反映女性地位日益上升D.受到了理学发展的影响
2024-04-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学作品与社会]

材料一:明中叶以前的文学作品,活跃其中的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和妖魔鬼怪。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有更多的商人,小贩,作坊主,工匠等成为小说的主角,尤其是在“三言”“二拍”中,新的主人公——市民以不同于旧人物的形象登场。

——刘群《由“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的新变》

材料二:


材料三:《说岳全传》全书八十回,讲述了岳飞出生、习艺,充军,抗金的一生,……小说歌颂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业绩,痛斥了秦桧等奸臣的卑鄙嘴脸。……进入“康乾盛世”后,由于社会趋于稳定,商品经济发达,在小说创作上,中国古典小说达到顶峰。这一时期是小说的全盛期,面向社会现实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他们对社会都有透彻的认识,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虚伪作了无情的揭露,……传统小说的各种体裁都比前代大大发展,而且小说的创作都已经是文人自己的创作,而不再是对话本的改编,这就更能表达出作者的主体意识。

——王立《中国文化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以来文学作品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请列举两项明清时期的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并简要说明明清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
6 . 不同的时代其文学的主流形式也有不同。如表信息可以说明
A.不同地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B.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间互相影响
C.我国文学发展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小说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文学形式
7 .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将“饮酒至酣”注释为“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注释为“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学术思想适应时代转型B.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C.科举改革影响书籍出版D.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2020-12-23更新 | 179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不同的时代其文学的主流形式也有不同。如表信息可以说明
时期两汉唐朝宋朝元朝明清
文学形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节选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我见了女子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A.不同地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B.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间互相影响
C.我国文学发展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小说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文学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元之际的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一个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就形成了小说。《三国演义》实际上也是《三国志》里的故事被市井艺人不断演化,内容越来越丰富的。这主要说明当时
A.文学重心出现下移趋势B.工商市民阶层兴起
C.文学呈现全面繁荣景象D.通俗文化成为主导
10 . 国学,从广义上来说,一般是指以先秦的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并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与之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及历史学等,一整套中华独有并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其中从诗、词到散曲、小说这种文化逐渐下移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解体
B.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
C.地方权力削弱和中央集权加强
D.外来文化传入和儒家地位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