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说与戏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儿童史的兴起为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童蒙读物包括《苍颉篇》《急就篇》等字书,汉代还重视《论语》《孝经》等。汉代砖画像反映出,当时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不清晰,儿童的成人化现象严重。父母往往带着未成年子女参加农业劳作,传习技能。儿童既有掩雀、捕蝉、蹴鞠等一般游戏,也有战争儿戏等模仿大人行为的特殊游戏。
隋唐唐律对儿童与成人做了区分。儿童不再像前代那样穿着成人服装。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关于“牧童”的内容。除《急就篇》《孝经》等读物外,还有文学诗赋等方面的教材。儿童游艺包括音乐舞蹈、堆沙成塔、采花、斗草、骑牛、骑竹马、叠罗汉、倒立、顶竿、游泳等。
宋元宋人将儿童视为吉祥的象征。画家创作了大量的婴戏图,描绘了儿童蹴鞠、击球、嬉水垂钓、骑竹马、舞狮子、皮影戏等场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播甚广,朱熹等鸿儒硕学也加入到编写儿童读物的行列中。
明清儿童服饰颜色鲜艳,有些儿童佩有长命锁、金手镯等。官方主张用等级秩序教育儿童,民间也有发展儿童天性的呼声。跳百索、抖空竹、抽陀螺、放风筝、踢毽子均是儿童喜欢的娱乐活动。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4-30更新 | 62次组卷 | 9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全国卷人教版,12+2+三选一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清代,农村每逢庙神的生辰与祭日,庙会、演社戏、游神、划龙舟等活动连村结乡,数日不息,是农村娱乐的重要方面江浙地区农闲赶集,上茶馆品茶听书,道东说西是农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这一现象(     
A.得益于自然经济基础B.缘于文学戏曲的发展
C.筑牢农村的宗法观念D.导致商品经济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朝时,北方的山西梆子、河南豫剧非常流行;在南方,由弋阳腔发展起来的江西赣剧,由皮黄系统发展起来的汉剧、湘剧、桂剧等也都逐渐成熟。这表明清朝戏剧(     
A.形式单一,缺乏创新B.剧种多样,各具特色
C.相互借鉴,融合发展D.思想性强,关注现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的一部文学作品,以两位青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几个家族兴衰的描写,极其广泛而深入地触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这部作品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儒林外史》D.《红楼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