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发表论文提出,近代中国不仅有“沉沦”,还有“上升”。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独立国家而言的,半封建是相对半资本主义而言的。半资本主义,对封建社会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近代中国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仅有“沉沦”,而且有“上升”。这种“沉沦”和“上升”是同时存在的。这是历史学家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又一种解说。

——摘编自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根据以上材料,围绕近代中国是处于“沉沦”还是“上升”状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表述成文。)
2 . 【文物与历史】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多种价值,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请你从下方或其它馆藏中任选一件文物,撰写该文物的解说稿,向中外友人讲述文物及背后的故事。(要求:自拟题目,紧扣主题,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3-04-11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第一次向外国侵略者屈辱求和,签订了第—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而独立的中国走上了半殖民_苦难道路。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侵略者压迫、剥削、欺凌的开端。翻片战争又迫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中国近代化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因此,鸦片战争又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的这两个开端,便交织成―部旧中国116年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双重作用。它既刺激和促进了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又压迫抑制了中国近代化的顺利进行,不得不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道路。

——姜铎《略论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自从学界辟建中国近代史一门学科,百年来,连一个题称命义也出现诸多歧说。自然,鸦片战争这一命义一直是中外学者都有,一般信从者众。不过也有几个有势力新说,早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西方世界。一个是主场战争是贸易战争,申说是由商业冲突而引起。此外一个主流观点,认定这场战争是英国争取国交平等而战。另一个是文化冲突之战争,申说是由于耐文化冲;突而引起的。不过历经时代淘洗,在70年代以后,这类学说己难有立足之地。这根本是为帝国主义者洗刷罪恶的曲说,不能使人信服。

——王尔敏(弱国的外交:面对列强环伺的晚清世局》


(1)根据材料一解说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双重作用”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在政治方面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关于引发鸦片战争的“新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新说不能使人信服的理由。
4 . 下表是清政府和英国有关鸦片战争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战争名称条约内容
英国方面通商战争争取外交平等权
清廷方面鸦片战争侵犯主权
A.不同的描述体现事件的不确定性B.不同立场影响对事件的描述
C.史料来源直接决定事件的真实性D.不同史料对事件的记载不同
2024-05-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流行于浙江省的一张关于英国水兵的漫画。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军民对英作战勇猛B.传统观念禁锢民众认知
C.政府积极组织抗英斗争D.近代中国军事技术落后
2024-04-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五口通商削弱了广州的贸易地位
C.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D.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7 . 下表所示是1873—189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进口商品占进口总值百分比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制品;材料:燃料;等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73

8.1%

8.1%

8.5%

83.4%

91.9%

1893

0.6%

7.8%

8.4%

13.0%

78.6%

91.6%

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百分比


年份

原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品(包括农林牧渔)

矿产品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农产品(包括农林牧渔)

1873

2.6%

*

37.4%

58.3%

1.7%

1873

1893

15.6%

*

28.4%

0.1%

53.4%

2.5%

1893

注:*表示不及0.05。

——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

A.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C.中国手工业制品仍具优势D.中国经济结构半殖民地化
2024-05-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抵抗。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对文中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A.导致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B.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C.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主义斗争D.受传统夷夏观念影响的自发行为
2024-05-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9 . 如表是《海宁州志稿》中记载的关于1840年前至1858年广州和上海生丝年出口量(单位:包)的变化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广州上海
1840年前约89600
1845年67876433
1846年355415192
1851年240920631
1853年457758319
1858年*85970
A.传统观念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外贸中心的转移
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主要原料产地D.传统经济结构在西方冲击下发生变动
2023-10-11更新 | 396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使广东地方官商的私人利益受到巨大打击,因为他们的意外财源都被禁绝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B.鸦片战争后中国商贸中心转移
C.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D.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
2024-03-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