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内容名称
A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北京条约》
B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
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
《马关条约》
C中国确认朝鲜国为独立自主国家,朝鲜对清国的朝贡,奉献、典礼永远废止《南京条约》
D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辛丑条约》
A.AB.BC.CD.D
2024-02-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875年11月,恭亲王奕䜣上奏指出:“诚以古巴、秘鲁,于华工多方虐待,若不派员驻扎,随时设法拯救,不独无以对中国被虐人民,且令各国见之,亦将谓中国漠视人命,未免启其轻视之心。”清廷遂于1877年与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细化了对古巴华工的保护措施。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近代外交意识发展B.国际地位逐步提升
C.抛弃了传统夷夏观D.重视改善民众生活
3 . 晚清时期,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选项中,列强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天津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关条约》
2024-01-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形势图,以下选项中与此次战争相关的是(     

①中国失去北方大片领土                         ②鸦片贸易实现了合法化
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④清政府允许列强招募华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7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关税主权、贸易主权和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法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024-01-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有人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应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和渡江战役B.《北京条约》和淮海战役
C.《越南条款》和台儿庄大捷D.《辛丑条约》和百团大战
2024-01-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主权造成严重破坏。如表中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条约内容危害
A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贸易主权
B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破坏中国领海主权
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A.AB.BC.CD.D
2024-0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840年英国照会清廷:“兹因官宪扰害本国之民人,及该官宪亵渎大英国家威仪,是以大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该照会(     
A.体现和平解决争端的国际法原则B.反映了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C.掩盖了英国发动对华战争的本质D.暴露了清政府天朝上国思想
2024-01-2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图中“可称大快人心一事知道了”为道光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皇帝的批复。折中上奏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B.收回伊犁C.镇南关大捷D.廊坊大捷
2024-01-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在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8年落成揭幕。碑身上碑文由毛泽东同志起草,开始时有人提出碑文可以重点突出我党为革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然而毛泽东认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应该是纪念所有为国家革命事业牺牲的人民英雄,并不仅仅只是纪念我党的战士,所以最终碑文中既没有提到我党,也没有提到解放军。碑身正面碑文由毛泽东亲笔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碑文由周恩来书写,按照由近及远,即由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再到1840年以来的叙述方式,歌颂各时期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身基座上的浮雕创作在纪念碑设计中占据重要分量,由范文澜先生主持的雕画史料编审委员会就浮雕内容题材问题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确立了以下10个题材:“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支援前线”“胜利渡长江”和“欢迎人民解放军”。在浮雕创作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也经过一番探索。最初设计稿中曾出现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主导的现象,但最后决定以群体形象为表现对象,不出现个体形象,以群体性的英雄形象来表现人民战争的伟大功绩。如“南昌起义”,用一个连队去表现当时情景。所以最后纪念碑浮雕的画面上共呈现了170多个人物。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任选纪念碑基座浮雕中的2幅,依据材料和所学,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恰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2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