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2023-06-14更新 | 4909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
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
2023-07-10更新 | 4200次组卷 | 29卷引用: 福建省安溪龙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3 . 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A.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B.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
C.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D.晚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2023-11-28更新 | 2016次组卷 | 15卷引用: 福建省安溪龙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61年11月,清廷将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的军务及四省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各官皆归曾国藩“节制”,正可谓“当时七八省政权,皆在掌握。凡设官任职,国课军需,悉听调度,几若全国听命于一人”。清廷这一做法,意在(     
A.改变满汉权力格局B.应对边疆安全危机
C.推动洋务运动进程D.倚重湘军稳定局势
2023-04-21更新 | 554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涉及兴办近代交通运输、银行、采矿、保险等,鼓励科技发明和保护发明专利,立官司理工商税……构划了一个开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秩序。据此可推知,洪仁玕(     
A.承担了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B.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转型
C.提出了近代社会治理的方略D.试图全面移植西方经济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近代民间《点石斋画报》因及时报道社会热点而受市场青睐。下图为该画报关于《马关条约》签订的版画,画中题记赞扬了李鸿章“大度包容”,并折服了西方列强。据此推知,当时(       
A.清政府占据与日本谈判的先机B.国人注重国际舆论造势
C.清政府美化自身形象愚弄百姓D.国人认知水平亟待提升
2023-04-09更新 | 58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世纪中期,清政府编纂的中外交涉档案中多采用“夷务”一词;20世纪初,档案中改用“洋务”一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交涉中多出现“外交”词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B.近代国家观念逐渐觉醒
C.近代外交体系形成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023-04-21更新 | 66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积极迎合西方“文明”话语,通过操纵“文明”话语来建构自身的“文明”形象和清朝的“野蛮”形象。日本这一做法(     
A.导致清朝宗藩体系的瓦解B.揭示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C.促使清政府认清国际形势D.旨在掩盖战争的侵略本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下列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B.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
2023-12-15更新 | 433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