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有学者曾撰文指出:“1852年,上海租界内的地皮平均每英亩售价50英镑,到1862年已涨到平均每英亩10000英镑。”清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也记载,当时“上海租屋获利最厚,租界内洋商出赁者十有六七”。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B.洋人恶意开发哄抬地价
C.民族资本企业的崛起D.上海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2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棉花产业发展编年简史

(1)古代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中世纪时,许多欧洲人想象棉花是植物和动物的混合——一种“植物绵羊”。

(2)宋代,棉花由海路传入内地并在南方推广;元朝,在农村广为普及,松江府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到1433年,中国臣民可以用棉花抵税。《天工开物》中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室,十室必有”。

(3)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5001760年间,大约500万非洲奴隶被贩卖到新世界的种植园中去工作。

(4)1750年,中国棉花产量约15亿磅,仅次于印度,占世界第二。

(5)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812年,利物浦出现棉花期货交易,英国成为世界棉花网络中心。

(6)

(7)1889年,由李鸿章主持筹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投产,是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1899年,张謇在南通投产大生纱厂。

(8)2012年,中国的工厂拥有世界上近一半的纱锭和织机,消耗世界原棉产量的43%(亚洲占82.2%),而北美和西欧仅分别使用全球棉花产量的4.2%0.7%200多年后,全球棉花的大部分使用再次集中在1780年以前的棉花产业中心地带。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3

阅读上述关于棉花产业发展编年简史,提取相互关联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3 .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湾战中负伤的原因,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见下表所示)。有学生依据表中史料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记载史料来源
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
“立于飞桥之前方者为提督……彼等不能在此久立,因桥非稳固之建筑。桥下之大炮开火时,桥将毁碎。”“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等正“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舰桥塌落,“丁提督则堕压创甚”发表于1929年的定远号参战人员英国人泰莱的回忆录《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A.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审慎甄别与实地考证
B.丁汝昌意在渲染个人的抗敌精神,其报告不足为信
C.泰莱回忆录的发表晚于丁汝昌的海战报告,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D.史料出入较大,均不能作为研究丁汝昌负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
2023-10-15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清初,赏戴孔雀翎的人员,除了清廷规定的外,其他人“出于酬庸旷典,惟有功而蒙特恩者,始得赏戴”。到19世纪六十年代,时人记载:“花翎红顶,几遍城市”,甚至“五品以上之官,皆得援例捐纳”,造成对花翎“不复重视之矣”。这一变化(     
A.深受国内政治局势影响B.说明服饰失去了传统政治意义
C.源于民众物质生活改善D.反映出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2023-06-14更新 | 4909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发起了洋务运动,福建船政学堂就是这一期间的代表性产物。它一改当时其他新式学堂只招八旗子弟、秀才的传统,广招学童,凡“性慧夙有巧思者,无论官绅、士庶,一体入局讲习”。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要求学生在学五年期间“不得告请长假”。制造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算术、几何、物理、机械学等基本课程外,还要修习蒸汽机制造和船体建造的实习课。但在当时,无论是先进的知识还是技术,都需要引进。据《福州船厂》记载,学堂的外籍雇员曾高达75人之多(包括家属)。1868年,学堂设立“艺圃”,招收各厂1518岁悟性高的艺徒,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专门培养监工人才。1877年,在沈葆桢的积极推动下,于全国率先创立了留学制度,这些留学生归国后活跃在外交军事、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

——摘编自张青《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特色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福建船政学堂办学的意义。
7 . 史料记载,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推行新式丧葬,强制要求老百姓交出自家棺木,“撬棺戮尸“”劈棺戮尸”。但忠王李秀成将部下张国遗体,“用棺收埋在丹阳宝塔下”,又对杭州城饿死者发放薄棺木万余个。这反映了
A.丧葬改革与传统价值观大相径庭B.太平天国新式丧葬改革尽失民心
C.太平天国统治阶层特权意识强烈D.太平天国政权内部出现了裂隙
2020-02-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
A.洋务派为军事工业招股筹款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企业具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
D.洋务派开始采用官督商办方式
9 . 如图为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股票右侧记载: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案奉:……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俟见煤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据此可知,开平矿务局
A.在经营方式上具有近代特征B.转型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推动了中国引进外资的步伐D.实践了晚清政府自强目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