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展开了多种救亡图存的斗争。

材料一

抗争与探索(代表事件)代表人物主张
A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师夷长技以自强,“剿发逆,勤远略”
B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蔡元培,鲁迅,刘半农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宗教

材料二   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总论


(1)根据材料一所示表格,在ABC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任选ABC中的一个事件进行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选事件名称后再进行评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洋务运动后期部分民用企业停办情况说明。这些信息可印证,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初衷在于(     

企业

经营时间

经营方式

停办原因

台湾基隆煤矿

1876—1892年

官办

亏损

安徽池州煤矿

1877—1891年

官督商办

亏损

兰州织呢局

1879—1882年

官办

经营不善

广西富川煤矿

1880—1886年

官督商办

产品质量低劣

热河平泉铜矿

1881—1886年

官督商办

亏损

A.助力“自强”运动B.拉动社会资本投资
C.调整制造业布局D.抵御外来经济侵略
3 . 下表是晚清时期具有“变局”观的人物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期时长(年)人数代表人物及其身份(部分)
1844—1860年172黄均宰(下层知识分子);徐继畬(督抚)。
1861—1882年2228冯桂芬(一般京官);王韬、薛福成(下层知识分子);李鸿章(总督, 北洋大臣); 奕䜣、奕䜣、世铎(亲王); 郑观应(商人); 曾纪泽(驻外使节) 等。
1883—1894年1225郭嵩焘(驻外使节);康有为(下层知识分子)等。
1895—1898年425严复、谭嗣同(中下层地方官); 盛宣怀(一般京官); 张之洞(督抚, 南洋大臣);聂缉槊(巡抚) 等。
A.“变局”观念主要受到鸦片战争影响B.近代民族意识已全面觉醒
C.“变局”观念是国际国内形势的体现D.晚清政府积极应对大变局
2024-03-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为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部分制度,其内容反映出(     
《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
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太平天国礼制》“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A.大同理想的实现B.社会秩序的稳定
C.社会性质的变化D.农民阶级的局限
2024-02-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奉节某校高三学生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1860一1899年1902年一1904年
数量比重数量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
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
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2024-01-11更新 | 32次组卷 | 35卷引用: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是洋务运动两位代表人物的有关言论。二者的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     

人物

思想主张

奕䜣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中国欲自强,应当学习外国之利器,而学习外国利器,先要觅制器之器
A.革新政治与整顿军事并重
B.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
C.求强和求富不可并驾齐驱
D.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

材料二 下表是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任职情况

代表奕䜣(满)曾国藩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左宗棠
职务领班总理
衙门大臣
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
北洋通商大臣
两江总督
南洋大臣
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
闽浙总督
陕甘总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曾国藩提出该奏折的背景,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的特点,并分析指出这些特点有何影响。
8 . 下表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概况。表中现象(        )
国别“势力范围”割占或租借地
德国山东强租胶州湾
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强租广州湾
英国长江流域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本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A.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B.使中国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C.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引发D.使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