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明确指出,西方国家的富强之由,不仅在于“技艺精巧”,而且在于“邦法宏深”。而他所谓的“邦法”,是指国家的各种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这反映了洪仁玕(     
A.包容开放的文明心态B.“崇洋媚外”的心理
C.追求民主共和的意愿D.救亡图存的迫切愿望
2023-12-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教能教育集团(昆明艺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林公曾与论忧患,花甲抬棺征边关,蓄锐缓进筹粮饷,扬威急战歼敌顽。千里柳引春风度,十万兵夺疆土还。放眼西陲广袤地,天山雪映发苍髯。”下列选项对诗中事件影响的阐述,正确的是(       
A.强化了政府对蒙古的管理B.导致了近代化努力的破产
C.证实了清政府统治的腐朽D.缓解了西北部边疆的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太平天国控制着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且太平天国不承认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据此推断,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B.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C.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步伐D.保护富饶地区的生产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54年10月18日咸丰皇帝在上谕中说:“该夷(英、法、美)等曾先后驶往金陵(南京)、镇江,与贼交谈,其心怀叵测……。”这表明当时(     
A.列强企图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列强侵略势力逐渐深入内地
C.清廷担忧内外势力联合反清D.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74年,日本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据此可知(     
A.晚清海防建设旨在防范倭寇B.清廷确立起近代海洋观念
C.洋务运动增强了清朝海防力量D.清政府顽强抵抗列强侵略
2023-11-2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洋务运动期间,曾国藩曾说:“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新式武器,可有可无。”左宗棠也持同样观点。洋务官员刘坤一虽然赞成造船、铸炮,但对兴办民用工业漠不关心。李鸿章则认为既要在军事上学习西方,还要在经济和文化上效法西人。这说明洋务派(       
A.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B.内部派系林立、相互掣肘
C.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处于求新与守旧之间
2023-11-02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济之问——世界会好吗?

●梁济(1858~1918年),清末举人,他的思想遵循着传统儒学内圣外王模式,但又深受经世致用观念影响,他主张在维护现有秩序下,通过吸收西方文化,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梁济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他创办《启蒙画报》等报刊,捐款兴办新式学堂,为民间戏剧撰写歌词,采用通俗方式启发民智;任职期间积极兴办工艺工厂,采用机器生产。辛亥革命后,梁济的思想是复杂的,虽对清廷不满,但深受忠君死节观念的影响。面对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梁济再次失望于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兵祸蔓延、人民苦穷的现状,于民国七年冬天的清晨在积水潭身亡,留下“世界会好吗?”的遗言,这被称为梁济之问。

——摘编自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

●梁济,一亡清之部员耳,以世受国思,情深故主,毅然投水以死,死固得其所矣。顾梁氏所以不死于清帝逊国之时,又不死于张勋复辟失败之后,延至今日始死,岂不太晚?意者,梁民之不速死,盖犹有希望耳自欧战告终,德皇逊位,奥匈俄等,将尽变为共和国,则二十世纪中国不容有君主之政体矣。梁氏默察伤,势穷望绝,乃不得不死欺。

——摘编自1918年《申报——自由谈》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世风沉沦与社会失范,梁济选择了有计划地殉清,希望以此种方式实现生命超越,唤醒世人觉知。他们通过以死抗争之举来体现强烈的国家意识,希望通过重新找寻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来规范社会行为,拯救世风人心。

——摘编自王志通《为国身死》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传统士绅梁济“舍身捐躯”的原因,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对“梁济之问——世界会好吗?”作出回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颁布的《挑选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规定,“十二岁至十六岁之间,不限学历,只要聪颖,并稍通中国文理者”。清末新政期间,外务部于1902年规定:出国前必须有中学文化程度,以备出国后“精求专门之学”。这一变化说明清政府(     
A.以留学生作为选官的基础B.开始推行留学救国的路线
C.调整留学政策以维护统治D.中体西用思想出现新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江南制造局的造炮厂、造枪厂、造弹厂等重要工厂,厂长均由外国人担任。军工产品“以剿内寇尚属可用,以御外患,实未敢信”。德人日意格把持船政局期间,“督造苟简,且故意将火药舱与机器船相连”,稍遇炮火,全船顿毁。这说明,当时(       
A.早期现代化陷入停滞B.洋务企业管理弊端丛生
C.洋务派受到列强排挤D.西方科技尚未得到认可
2023-09-28更新 | 421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英、法、美三国公使先后到天京访问,要挟太平天国承认他们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坚决拒绝接受,对于擅自闯进境内的外国兵舰开炮射击,对于走私贸易的商船加以制裁。太平天国的这一对外政策(     
A.遏制了鸦片贸易的发展B.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
C.成为其最终失败的根源D.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