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75年,清政府开发台湾的基隆煤矿。1883年后,煤矿产量急剧下滑。台湾巡抚刘铭传提出要将基隆煤矿由官办改为“官商合办”,招商股6万两,但到1887年煤矿生产能力有所回升时,刘铭传又改变初约,强制将煤矿改回官办,退还商股。这一做法
A.受到了收回利权运动的影响B.使近代煤矿业逐渐走出了困境
C.不利于提高洋务企业的活力D.背离了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方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代中国面临多种选择:一是保守派的排外与故步自封;二是洪秀全的天国乌托邦;三是洋务运动。当时的中国要从封建社会迈向近代化,在当时既无阶级基础,又无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统治阶级上层,从学习器物开始。即使太平天国取代了清政权,也会按《资政新篇》的路子去走,但这实际上走的仍是洋务运动之路。洋务运动的核心就是建立新工业,搞洋务不单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凡是遇到西方侵略的国家都会采取同样的解决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叩关入侵,“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

——摘编自孟昭《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899年2月,美、英达成协议,美国允许英国投资中国的粤汉铁路,英国允许美国投资铁路。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西方列强扩大对华的商品输出D.英美积极促成中国近代化
4 . 1898年1月17日,有官员给清廷的奏折中认为,可分期还清对日赔款,让日兵继续留驻威海卫,但日本政府不但不接受,而且还要求清政府在1898年5月8日前必须把赔款付清。日本的这一要求说明(     
A.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亟须资金B.清政府以夷制夷的计划破灭
C.明治维新过程中出现资金断裂D.英日在侵华上既斗争又妥协
5 . 开放·交流·合作
①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新唐书》

②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③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材料概述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章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3)依据材料,概括曾国藩的主张。
序号事件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020年,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召开
(4)从上表中任选两个事件,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对主题进行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867—1894年,中国棉布进口由1200万海关两上升到3100万海关两,增加不到2倍;而同期洋纱进口则由146万海关两上升到2140万海关两,增加了13倍以上。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当时(       
A.洋布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棉纺织业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C.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D.政府大力扶持棉纺织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在许多太平军安民文告中均有准许民众依法抗争的内容,如“业已严禁该兵士等一概不准下乡滋扰,倘有不遵,准尔子民捆送来辕,按法治罪”“有不遵约束之官兵,准尔四民扭送该县,以凭究办”。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A.政权的封建化色彩较浓厚B.阶级局限性逐渐暴露
C.试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D.中央政府权威被动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60年以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逐渐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全国绝大多数督抚都出自湘淮系,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的手中。这一局面的出现(     
A.完成了军队的西式改革B.便利于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指挥
C.导致了满清王朝的垮台D.致使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022-11-14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66年,洋务派创办的同文馆拟添设科学班并招收科甲正途人员。顽固派则宣扬学习西方是“奉夷为师,变而从夷,师事仇敌”。在这种言辞影响下,投考科学班的人员仅72人。这说明当时(     
A.中体西用难以推动近代化B.争论焦点是西学的价值
C.华夷观念妨碍了西学传播D.两大派别的出发点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文馆招考范围扩大为:不分满汉,年在十五至二十五岁、文理业已通顺者;满汉之举贡生监,平日讲求天文、算学、西国语言文字者。于是“投考者颇不乏人”,甚至高达394人,是十年前同文馆首次招考的四倍,最后录取108名。这反映了(     
A.社会风气和思想眼界的逐步开放B.近代教育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C.洋务运动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D.新式学堂建立推动了满汉间的交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