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说明:《时局图》有很多版本,作者谢瓒泰在《中华民国革命秘史》中说:“1899年7月19日,我制作并发表了一幅政治漫画‘远东的形势’。这幅漫画许多外国画报都刊登了。……。”图中用犬、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 图上还有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天下大乱》发表于2023年12月德国杂志《西塞罗》,图中的鹰代表美国,熊代表俄罗斯,龙代表中国,小字部分意思为“为世界新秩序而战”。


(1)指出图一与图二中国外交地位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两位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简要评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资本主义企业中。1894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约有10万人;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多万人。由于中国无产阶级不但是伴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而来的,而且首先伴随着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的企业而来的,所以中国无产阶级的一部分较之中国资产阶级的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基础更广泛一些……中国的无产阶级除了产业工人之外,还包括与产业工人处于同等或类似地位、靠出卖劳动力生活、并与产业工人所从事的机器大工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非产业工人,如手工业者、苦力运输工、农业雇工等,总数估计4000万人左右。

——摘编自郝贵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材料二   中国工人阶级没有条件接受教育,缺乏文化知识并且和外界缺乏广泛联系,不能亲身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变迁,这是影响他们提高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的重要原因之一。1920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立即创办了工人周刊《劳动界》,李汉俊指出“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10月,小组还发起成立了上海机器工会,工会制定宗旨和工作方法,真正为工人阶级谋利益、替工人撑腰说话。1920年底,邓中夏等人受组织委托到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该校以“增进劳动者和劳动者子弟高尚人格为宗旨”,分日夜两班分别教授工人及工人子弟。1921年春,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广东宣讲员养成所,讲授反地方封建、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等内容,前两届毕业学员近300人,大多数到基层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

——摘编自成丽萍《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结合的方式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列主义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结合的方式,并分析其影响。
2024-01-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为洋务运动时期派遣赴美留学的120名幼童中学成归国后的职业情况。由此可知,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     
职业铁路工程师政客外交官海军税务海关教师总理采矿工程师律师经商医生电信工作记者
人数14316203319183163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B.变革了封建社会性质
C.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D.促进了社会转型发展
2024-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1891的揭帖漫画《鬼拜猪精图》。此类漫画在当时(     

A.深受“扶清灭洋”口号影响B.体现了国家意识的高涨
C.易于激发民众的反抗精神D.抨击了洋人朝廷的腐朽
2024-01-04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1月份高考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期,为革除八旗、绿营之积弊,曾国藩效法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练兵之道,大胆进行军事改革。他招募士兵的标准为“技艺娴熟、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并规定士兵只服从、听命于其直接统领者一人。 为增加吸引力,他规定亲兵、护勇每人每日军饷为一钱五分银子,高出绿营士兵军饷三倍。 为适应各种兵器,充分发挥各种火器及长短兵器的效用,他采用戚家军以营为基本单位的形式:一营下设四哨,每哨又辖四队,层层管辖。与八旗、绿营不同,湘军将领不仅掌握了军事指挥权,而且还控制了地方政权、人事权、财权。 曾国藩的军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军队对国家的依附、隶属关系。后湘军虽被遣散,但李鸿章的淮军完全沿袭了湘军的体制。甲午战争后,新军虽在体制上尽仿西方,但在治军思想上仍是秉承了曾国藩的封建做法。因此,其军事改革的功效彰显于一时,而贻害中国则超过八十年。

——摘编自丁朕义《曾国藩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曾国藩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曾国藩军事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不但在军中发放“四书”、《孝经》,还亲自拟定《爱民歌》《劝汽营官四条》《扎营之规》《行路之规》《开仗条规》等军队纪律条例。曾国藩此举(     
A.推动了军事训练近代化B.革除了八旗制度的陋习
C.有利于强化部队凝聚力D.意在彰显天朝威仪气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64年,奕䜣奏请朝廷批准印刷《万国公法》,他提道:“该外国律例一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间有可采之处。”1865年年初,清廷印刷了300册《万国公法》,并将其分发给各省督抚,供他们在处理外交问题时参考。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突破了“中体西用”观念B.被迫完全摒弃夷夏观念
C.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D.逐渐接受近代外交观念
2024-01-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津沪电报总局(中国电报总局前身),委派盛宣怀为总办,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月,亏损巨大,后转为商办,陆续建成多条干线,并于光绪二十年开始,盈利显著增加。据此可知,中国电报总局(     
A.为兴办资本主义企业起了示范作用B.以实现自强为基本的目标
C.进一步扩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规模D.开启了西方科技的中国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76年,沈葆桢在中国台湾创立基隆煤矿,矿务局盲目抬高煤价,致使上海市场为日本廉价煤所夺。局方还一味坚持原价,宁可“坐视上等之煤渐化为次等,次等之煤再化为下等,下等之煤,一火自焚,不值一钱”。此事例可用来说明洋务企业(       
A.产品的生产与市场脱节B.受到外国资本的控制
C.阻滞了中国近代化潮流D.缺乏市场化经营意识
10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湘军的组建及其“平叛”立功,湘军将领包括曾国藩在内升至总督的有 17人(湖南籍13 人);升至巡抚的有 22人(湖南籍12人);升至提督、总兵、布政使、按察使的湖南籍将官有140多人。这一局面(     
A.根植于深厚的宗法制度基础B.顺应了军事近代化要求
C.反映了清廷权力结构的变化D.表明晚清官场任人唯亲
2023-12-1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