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95年4月,台湾百年百人访问团来到日本,在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举行纪念会,说《马关条约》让台湾脱离中国,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这种观点实际上(     
A.客观地说明了《马关条约》的签订的积极影响
B.歪曲历史,伤害海峡两岸人民的民族尊严和感情
C.有利于中日关系的改善
D.立场正确,但没看到日本侵占台湾的野心
2024-01-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郑观应认为:“(日本)近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吸力进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一切听商自主,有保护而绝侵挠故而使得日本“所出绒、布各色货物不但足供内用,且可运出外洋”。由此可知,郑观应主张(     
A.国人需要突破“中体西用”的束缚B.中国要努力参与世界贸易竞争
C.清政府应为工商业发展创设条件D.洋务官员须扩大官办企业规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涉及兴办近代交通运输、银行、采矿、保险等,鼓励科技发明和保护发明专利,立官司理工商税……构划了一个开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秩序。据此可推知,洪仁玕(     
A.承担了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B.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转型
C.提出了近代社会治理的方略D.试图全面移植西方经济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学者指出:“这一滚雪球式的民团联盟甚至曾从东山扩展到县城,包围城市,击溃了守城的太平军,并重新任命清政府的代理人。就像昔日东山的乡村英雄们解救了低地地区(明朝末年的一场叛乱)的精英并将该县置于他们的保护之下一样。”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引起了政治权力结构变动
C.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D.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序幕
2023-06-04更新 | 277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四地2023届高三模拟(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救国”思想萌芽于林则徐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和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接受、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和魏源的“科学救国”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使之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

——摘编自杨怀中《洋务派“科学救国”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再一次群狼聚餐般地要“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朝野上下再一次认识到没有强盛的国力就难以抵御强敌的入侵,只有振兴实业才能救中国于危亡之中。这种思想的认知和传播带来了民族工商业的兴盛,中国实业界喊出了"振兴工业”的口号,由此掀起了“设厂自救”的热潮。

——摘编自汪波《关于近代创业救国思想和行动的再认识》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中两种救国思想形成的各自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对近代中国救国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盛宣怀曾经这样概括张之洞的“企业管理”:“香帅(张之洞)躬亲事务,忽而细心,锱铢必较;忽而大度,浪掷万金。忽而急如星火,立刻责成;忽而置若罔闻,延搁数月。一切用人用款皆躬亲其权。”。盛宣怀在此(     
A.暗示与香帅的个人矛盾B.强烈反对兴办洋务企业
C.意在揭示张之洞的个性D.透露出官营企业的弊端
2022-11-27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形成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边境互市,茶叶逐渐成为恰克图市场上的主要商品。19世纪五六十年代,恰克图市场上的茶叶价格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价位。这主要是由于(     
A.中国茶叶主产区出现了长期的战乱B.英国主导了东西方的茶叶贸易
C.自然经济在中国依然占据主体地位D.中俄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甲午战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日人乌足以螳臂相当哉”。战后,《申报》感慨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不少文章主张中国效法日本变革。由此可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2022-08-01更新 | 1235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世纪70年代,《英国泰晤士报》《英国日报》、美国纽约新闻等曾对晚清某事件进行了时事跟踪报道,议题涉及西征贷银、处置阿古柏残部、伊犁问题等。这表明(       
A.反割台斗争获得外媒的同情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局部获胜
C.晚清边疆危机引起世界关注D.外国报刊成为了列强侵华的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