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层面上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是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开始。与此同时,中国却在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固步自封,与世界现代化浪潮失之交臂。直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在传统思想与先进技术的激烈碰撞之下,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才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在此期间,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参与其中,并以西方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依据,分别尝试了三条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但这些努力终究缺失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政权保障,纷纷夭折,使得中华民族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未萌芽,就已陷入迷茫。

——摘编自彭维珍《从迷茫到超越:史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材料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中贯彻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加以否定和渗透。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强行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本质上蕴含着“仁”“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表明中国在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刘纯明等《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与世界意义》

(1)以具体史实分别说明各阶级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的尝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洋务派薛福成认为:“西人风气,最重条约,至于事关军国,尤当以万国公法一书为凭……似宜将万国公法,通商条约等书,多为刊印,颁发州县”;否则“偏于刚者,既以违约而滋事端;其偏于柔者,亦以忘约而失体统”。这表明,薛福成(     
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B.已经拥有近代外交观念
C.提倡用国际法解决国际间争端D.致力维护传统宗藩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李鸿章在设立招商局的过程中,由于与太古等外商轮运企业竞争,竞相降价。因为资金短缺,李鸿章要求各省直接拨借官本200万两来充盈洋务企业。“收买旗昌洋行,得船18艘”,但是仅仅在5年之内,已经有9艘无法使用。据此可以推断出(     
A.中央集权遭受巨大冲击B.国外资本实力十分雄厚
C.官僚腐败侵蚀企业发展D.军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6年,张之洞上奏称:“整军御侮,将才为先,德国陆军之所以甲于泰西者,固由其全国上下无一不兵之人,而其要尤在将领营哨各官无一不由学堂出身。今欲仿照德制训练劲旅,非广设学堂,实力教练,不足以造就将才。”张之洞的这一奏章(     
A.致使军事主权殖民地化B.促进了西学知识广泛传播
C.推动洋务运动转向民用D.有助于清末的军事近代化
2022-11-20更新 | 178次组卷 | 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80年,李鸿章上书指出:“夫中国有可富可强之资,若论切实办法,必筹造铁路而后能富能强……建永远不拔之基。”李鸿章这一主张旨在(     
A.强调修筑铁路对洋务运动意义重大B.建议清政府修铁路以支持洋务运动
C.说明修铁路是实现富强的唯一途径D.强调修铁路有利于巩固清政府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