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数据来自《申报》相应日期刊登的股票市价(单位:银两)。此时期,股价的变化(       

企业股票

原价

1883-02-22

1883-07-25

1883-12-07

轮船招商局

100

150

120

54

仁和保险

50

72

56

34.75

济和保险

50

71.5

56

34.25

织布

50

101.5

83.5

-

开平煤矿

100

109

110

53

平泉铜矿

105

126

94

51

电气灯

100

70

33

30

A.体现了大众对企业发展的关注B.说明股份制不适应中国实际
C.根源于中法战争对经济的冲击D.影响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2024-03-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创建于1866年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船舶工业中心,船政学堂不仅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而且培养了一批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人才。如表是船政局历年拨款情况,结合表格数据可知(     
时间应拨数(万两)实拨数(万两)实拨占应拨百分比
1866.11—1874.6470470100.0%
1874.7—1882.1252537070.5%
1883.1—1907.12148561041.1%
年份实际数额原报销单所报数额浮冒数额
1883—189637349065236634.62101728.6
1883-1896年度船政局经费支出推考表(单位:两)
(以上资料来源:林庆元著《福建船政局史稿》)
A.近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B.激励清廷自强目标实现
C.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破坏D.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复苏
2024-03-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认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从社会实践上看,明初在选用官吏方面,把德行作为选任官员的首要条件。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诏求天下贤才,强调司察举贤才必须“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康熙帝在《治国圣训》中深刻阐述了“德”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家用人凡才优者固足任事,然秉资诚厚者亦于佐理有裨”,“朕听政有年,见人或自恃有才辄专恣行事者,思之可畏。朕意必才德兼优为佳,若止才优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

——摘编自于学强《中国古代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的实现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二

近代,由于懂得洋务而又愿意经营洋务的人才实在太少,由李鸿章等人自己兴办的新式学堂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培养出大批受过西式教育的人才,赴美留学计划由于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最终半途而废,李鸿章等人不得不利用身边现成的人才。只要是懂得一点洋务或者对自强运动抱有兴趣的人,李鸿章都委派他们从事各种活动,在选拔过程中,是否具备某种才能和是否胜任该项工作往往成为选拔的首要标准。例如: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早年曾从事海上贸易,后来成为安徽地方团练首领,后受到李鸿章的赏识而成为淮军名将。担任台湾巡抚期间,刘铭传建立学校、铺设街道、架设电线、建立邮政局、铺设台湾至福州间的海底电缆、修筑铁路。被李鸿章重用的盛宣怀、唐廷枢、朱其昂等人在担任轮船招商局总办期间多次被人弹劾,批评者说他们中饱私囊、任人唯亲。

——摘编自闫虹珏《从德才兼备到唯才是举——近代传统人才培养任用机制的转变》

材料三

1968年,英国在工党政府主持下,对其传统的文官制度进行了某些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是改变只强调“通才”的方针,更多地吸收专门人才。1978年,英国文官队伍中的专家已达40500人,比1968年增加了一倍。美国在此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文官应具有专业技术,录用了许多博士。教授担任高级文官,素有“专家行政”之称,据1978年统计,美国90%的部长助理都有大学学历,其中一半人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据1979年日本人事院统计,中央政府机关50多万公务员中,高校毕业生占90%,内阁中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担任要职。另外,法国在选录文官时也特别注重“专才”。

——摘编自崔斌《西方国家文官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重用新式人才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4-05-17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货币流通从来不是在静态的市场模型中自由运行,而是在动态社会中被自然、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所影响。据表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893—1899年各地区钱荒案例统计简表(     
时间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
1893111
1894—1895334
1896—18975652102
1898—189945521022
注:数字代表该区域发生钱荒省份的数量。
A.民族危机加剧了全国性钱荒B.清政府的“赈济”与钱荒成负相关
C.钱荒出现的地区集中于华北D.国际银价下跌和铜价上涨是主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太平天国运动时,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性武装崛起。有学者通过统计认为,1864年前后作为曾国藩“私兵”的湘军就有12万人;另有学者统计,攻陷天京之际,由湖南籍将领控制的地方性武装——湘军已达到30万人;还有人统计得出,在曾国藩自请裁撤以前,湖南地方团练武装已有50万人。据此推知,湘军人数统计的差异主要缘于(     
A.地方军阀的掩饰B.学者立场的局限
C.档案文献的残缺D.研究角度的不同
2023-09-26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体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为1871—1889年留美学生归国后的职业方向统计。该表格的主题是(     
职业/职务人数(人)职业/职务人数(人)职业/职务人数(人)职业/职务人数(人)
国务总理1海军军官14铁路局长3经营商业8
外交部部长2军医3铁路官员5政界3
公使2税务官1铁路工程师6医生3
外交官员13海关官员2冶矿技师9律师1
海军元帅2教师3电报局官员16报界2
合计99
A.清末新政时期留学之风勃兴B.改革传统选官制度成为共识
C.社会转型中近代教育的嬗变D.中学西学相互贯通融为一体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最早使用动力的机械厂是外商办的。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首先在中国建立了船舶修造厂。铁路被引入中国后,外商还在中国经营铁路车辆修理厂,如1880年英国人在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车辆修理厂(原名胥各庄修车厂,1899年迁至唐山,更名为唐山修车厂)。1901年,德国人建立了青岛铁路工厂(四方机车厂前身)。这两个工厂都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企业。据1908年的统计,外资经营的34个主要机器厂中,船舶修造厂有28个,占82%,铁路车辆工厂有3个,占9%。这些厂以英商经营的最多,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摘编自罗怡《机械工业与制造业》(大连理工大学课程讲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很快发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他们利用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沿海、沿江口岸开办工厂,招用中国雇工。于是,在机器大生产的状态下,产业工人便在中国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主要是海员工人。1845年,英国人柯拜在广州黄埔区首建造船厂。1853年,英国人又在上海建造董家渡造船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利用《天津条约》规定的内河航运权等便利,在华建立了众多船坞和船厂,如太古公司、怡和公司、祥生船厂、耶松船厂。与此同时,其他列强也先后在中国建立工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俄国人在汉口建立的顺丰砖茶厂,法国人在上海建立的生产煤气的自来火洋行,美国人办的宝昌丝厂,等等。截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外国资本在华建立的企业超过百家,雇工达34000人。

——摘编自陈家新《中国工人阶级是怎样诞生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在华外商企业的出现及发展的原因,并简评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
2023-09-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的四十余年里,把不少西方书籍译成中文出版。下图是该馆翻译西方书籍的种类数量统计。据此推断,该馆的译书活动(     
A.适应了兴办近代工业的需求B.反映出科学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C.旨在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D.推动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军事技术
2023-04-2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派官员丁宝祯在创办山东和四川两大机器局的过程中,“决不用一洋人指示”。他认为“中国知用洋枪而不能自造洋枪,非受制于洋人,即受骗于洋行,非计之得者也”“设厂内地,不为彼族所觊觎,万一别有他事,仍可闭关自造,不致受制于人”。同时,他指出“从前中国各厂雇用洋匠,少则七八名至一二十名,每名工值发费二三千金,统计各洋匠一岁所费已逾巨万”,但“外洋兵官能熟练枪炮者究亦不可多得,间或有之又不愿受聘,即或受雇亦多不能尽力传授,概属虚文”。为此,他招揽了“心思精密,于机器、洋务颇能讲求,而事事踏实”的徐建寅、薛福辰、曾昭吉等人。在他们的筹划下,两大机器局相继开办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川督刘秉璋就承认“该局(四川机器局)专铸铜帽、后门枪弹炮弹及赶造洋火药较有把握”。但李鸿章也曾提到过“仿造马梯尼后门枪……机簧不灵,弹子不一、准头不远,较英国所制大逊”

——摘编自向中银《浅析丁宝桢“拒聘洋员”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宝桢“拒聘洋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丁宝桢“拒聘洋员”的影响。
2023-1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列表统计了晚清意识到中国步入大变局时期,并倡说“变局”观的人物共81位。如下   

时期时长(年)人数代表人物及其身份(部分)
18441860172黄均宰(下层知识分子);徐继畲(督抚)
186118822228冯桂芬(一般京官);王韬、薛福成(下层知识分子);李鸿章(总督,北洋大臣);奕䜣、奕譞、世铎(亲王);郑观应(商人);曾纪泽(驻外使节)等
188318941225郭嵩焘(驻外使节);康有为(下层知识分子)等
18951898425严复、谭嗣同(中下层地方官);盛宣怀(一般京官);张之洞(督抚,南洋大臣)等
1899190241聂缉槼(巡抚)

——据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围绕“时代变局人”这一主题,自拟一个题目,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加以论述。(要求:紧扣“时代变局人”主题,着眼论述三者之间的关联,题目清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合理)
2023-04-07更新 | 3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