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清政府编纂的中外交涉档案中多采用“夷务”一词;20世纪初,档案中改用“洋务”一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交涉中多出现“外交”词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B.近代国家观念逐渐觉醒
C.近代外交体系形成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023-04-21更新 | 66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61年11月,清廷将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的军务及四省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各官皆归曾国藩“节制”,正可谓“当时七八省政权,皆在掌握。凡设官任职,国课军需,悉听调度,几若全国听命于一人”。清廷这一做法,意在(     
A.改变满汉权力格局B.应对边疆安全危机
C.推动洋务运动进程D.倚重湘军稳定局势
2023-04-21更新 | 554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855年后,天京恢复了家庭制度,“圣库制度”被逐步废弛,太平天国对独立的手工业者采取了任其自主运营的方针,允许商人自由贸易,并给予必要的扶持措施。这说明太平天国(     
A.注意维护工农阶层利益B.经济政策体现务实和理性倾向
C.意在发展壮大反清队伍D.认识到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积极迎合西方“文明”话语,通过操纵“文明”话语来建构自身的“文明”形象和清朝的“野蛮”形象。日本这一做法(     
A.导致清朝宗藩体系的瓦解B.揭示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C.促使清政府认清国际形势D.旨在掩盖战争的侵略本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8年,容闳建议修筑由天津经山东德州到江苏镇江的铁路,得到了清政府批准,但德国强烈反对,并称如果中国政府一定要在山东境内修建铁路,就必须交给德国公司承建。可见,德国的主要动机是
A.独占山东市场B.巩固势力范围C.加大商品倾销D.减少资本输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