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寻求国家出路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请回答:
(1)请列举三个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实践。
(2)选择上述一种实践,简述其史实,并谈谈其意义。
2023-04-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大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C.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D.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发起了洋务运动,福建船政学堂就是这一期间的代表性产物。它一改当时其他新式学堂只招八旗子弟、秀才的传统,广招学童,凡“性慧夙有巧思者,无论官绅、士庶,一体入局讲习”。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要求学生在学五年期间“不得告请长假”。制造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算术、几何、物理、机械学等基本课程外,还要修习蒸汽机制造和船体建造的实习课。但在当时,无论是先进的知识还是技术,都需要引进。据《福州船厂》记载,学堂的外籍雇员曾高达75人之多(包括家属)。1868年,学堂设立“艺圃”,招收各厂1518岁悟性高的艺徒,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专门培养监工人才。1877年,在沈葆桢的积极推动下,于全国率先创立了留学制度,这些留学生归国后活跃在外交军事、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

——摘编自张青《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特色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福建船政学堂办学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