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中西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和探索。

材料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在这个过程中虽没有激昂的呐喊呼叫,但新的观念却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改变着人们世代沿袭的成见和信念。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武昌起义后,随着封建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种社团、政党纷纷建立。反映社会舆论的报纸也受到普遍重视。据统计,武昌起义后半年内,全国的报纸便从10年前的100多种,陡增至近500种,总销数达4200万份。创办实业的热潮兴起。19041911年全国共设厂6393家,平均每年设厂799家,而19121914年全国共设厂3937家,平均每年设厂1312家,约为前期的两倍。各类学校的数目都有较快的增长,1912年在校学生数较1909年增长了近一倍。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冲击“中国传统社会”的事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意义。
2024-01-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54年,曾国藩在湘军编练之初处于“不官不绅”的尴尬地位。1860年,曾国藩被授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次年,曾国藩从湘军统帅升为东南四省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反映出(     
A.太平天国势力壮大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C.汉族官僚地位上升D.洋务运动正渐渐兴起
2024-01-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1867~1959)在1949年回忆说:五十多年前,因为朝鲜的事件,中国和日本开战,结果我们被日本打败,大家从睡梦中醒过来,觉得不能不改革了。

材料二   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不三年,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而为中国再出发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能性。

——摘编自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材料三   1905年冬,日本东京大森海湾,刺骨的海水凝固了一位中国湖南人的血液,他的名字叫陈天华。两年前,陈天华随1300多名留日大军,来到东京学习法政。在赴死前一天,陈天华留下了一纸绝命书,鼓励时人“去绝非行,共讲爱国”,不无悲壮而又充满着愤懑,使得前者赴后者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五十多年前”具体所指时期,说明“我们被日本打败”的结果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的巨大损失。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留日学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